1.提煉生質柴油夢碎 「痲瘋樹」長不出錢來
痲瘋樹因可提煉出生質柴油曾被譽為奇蹟之樹,但近來環保人士和企業主們卻表示,種植痲瘋樹既不能賺到錢也不是一項永續的投資。
英國環保團體綠色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在1月份發表的一篇題目為「痲瘋樹:樹上長不出錢來」的報告,不僅環保人士贊成其看法,一些生質能業者也同意這份報告中的許多評論。
2.砸42億美元 西澳報業併Seven Media
看好企業廣告支出上揚將嘉惠媒體業者,澳洲億萬富豪史脫克斯(Kerry Stokes)決定以41億澳元(42億美元)價碼由旗下西澳報業(WAN)收購Seven Media,打造全澳最大的媒體公司。
3.經濟復甦 私人飛機業務起飛
歐洲飛航安全組織 (EUROCONTROL)的數據顯示,不論歐洲和美國,去年的商務飛行次數都成長了5.5%。
雖然私人飛機飛行次數尚未恢復到2007年的水準,但歐洲今年迄今已比去年1月成長9%,也顯示豪華空中旅行之風已重新吹起。
4.越南電價喊漲 電昏股市
越南將從下月起調漲零售電價,平均漲幅高達15.3%,此舉勢必會大大刺激通膨,迫使央行進一步升息,政府本周可能先發制人推出一套旨在抑制通膨的措施。受調漲電價影響,越南股市21日寫下逾一年來最大跌幅,表現在亞洲吊車尾。
5.BP入股信實油田 搶攻印度
歐洲第二大石油業者英國石油(BP)21日宣布,將支付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72億美元(53億歐元),以取得後者在印度23座石油及天然氣田的三成股權,藉此擴大在印度的營運。這筆交易號稱是印度史上最大一筆外國投資
6.54億美元 麥司克買30艘超大貨輪
為因應油價持續上漲以及利用世界經濟復甦擴張業務,全球最大貨櫃船航商丹麥麥司克公司(Moeller-Maersk)已同意向南韓大宇造船海洋公司購買多達30艘超級大貨櫃輪,交易金額可能高達創空前紀錄的54億美元。
7.綠建材下鄉 三年補助4,400億元
該報告指出,補貼為期三年,每年可獲人民幣300億至350 億元(約新台幣1,341.7億至1,565.3億元)資金。隨試點範圍的擴大,未來除水泥企業外,特別是節能建材產品,包括玻璃、陶瓷、塗料、地板、五 金、家具、燈飾等,都可望成為下一波建材下鄉的受益者,值得台商留意。

8.華為 放棄收購美3Leaf Systems
3Leaf Systems研發出可讓不同電腦群組一起運轉,形成一台更強大機器的技術,華為去年5月以200萬美元(約新台幣5,871萬元)收購3Leaf Systems的智慧財產權和其他資產,並且聘請部分員工。據了解,華為在美國的投資動作受挫後,目標就轉向英國市場,參與倫敦地鐵行動上網設備競標,知情人士透露,倫敦地鐵尚未敲定行動上網的任何相關契約,但華為是目前唯一正式納入考慮的設備供應商,最終得標可能性極大
9.IBM出清聯想持股 套現2億美元
美國IBM公司將拋售手上僅剩4.3%的聯想集團股份,IBM將結束對聯想集團長達六年的持股,並告別曾經引以為傲的ThinkPad系列筆記型電腦
10.國稅局將查新板特區預估售屋交易所得
已經鎖定新北市新板特區16個建案,作為今年查稅重點,特別是98和99年兩個年度的財產交易所得。
北區國稅局說,為掌握投資客交易及所得資料,已向建設公司、政府機關、地方稅捐單位等,針對預售屋交易蒐集相關課稅資料、進行交叉比對,加強選案查核,遏止逃漏稅。
11.央行發行1396億元定存單
中央銀行今日到期的定期存單金額為1246.5億元,發行1396億元定存單,其中30天期申購利率為0.74%,申購金額為1102億元;91天期申購利率為0.78%,金額182億元;182天期申購利率0.88%,申購金額為112億元。
12.去年順差401億美元 歷年次高
中央銀行昨(21)日公布去年第四季和全年國際收支。由於景氣增溫,進出口暢旺,全年綜合餘額順差達401.7億美元,創歷史次高紀錄,僅次於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541.3億美元。不過,如果以單季來看,去年第四季因經常帳順差101億美元,但金融帳淨流出65.6億美元,使得單季國際收支順差僅34億美元,是近九季以來的新低。因亞洲新興國家經濟持續成長,第四季出口金額創歷年單季新高,成長20.9%,進口則因為油價等原物料價格上漲,成長26.2%,全年進出口分別為2,743.6及2,475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服務收支順差20.7億美元,也創下史上新高。陳一端指出,主要是因為陸客來台,提升旅行收入。央行統計,去年第四季旅行收入達24.99億美元,旅行支出則是24.03億美元,這是近年來旅行收支首度出現順差。
13.1月外銷訂單熱絡 東協成長最高
上月我國外銷訂單數較去年1月成長13.47%。經濟部今(21)日公布1月份外銷訂單變動情形,其中電子產品成長73億美元最多,機械類則以成長58.52%的幅度拔得頭籌。經濟部統計處表示,1月份外銷訂單前3大地區依序仍為大陸、美國與歐洲,但東協六國成長18.5%幅度最高。
14.吳揆:三招 穩定物價
吳敦義說,政府穩定物價的政策工具有三,一是調降關稅、貨物稅、減徵或免徵營業稅;二是國營事業站在庶民經濟的觀點,如已達成預算目標就不要火上加油,配合政府政策減少漲幅或自行吸收成本;三是國內供應匱乏導致漲價時,暫停出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