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012-5月新聞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加拿大魁北克政府16日晚間宣布,將緊急立法解決14周以來的大規模學生罷課抗議活動。魁北克政府擔心,抗議活動延續恐傷害當地經濟和觀光業。

逾三分之一、約15萬5千名大學生參與罷課,抗議政府一年前起每年調漲大學學費約台幣9500元、5年內共調升75%的政策。魁北克的大學學費調漲後,仍是北美國家中最低的。


2.據路透的資料顯示,去年希臘五大銀行共流失三百七十億歐元 (約一千四百億台幣),其中EFG歐元銀行一家便流失一百廿億歐元。M&G國際公債基金經理芮德爾表示,就比例而言,還不算很大,但存款已連續兩年流失,眾人看到的是一種「慢動作的擠兌」。
去年整個歐洲的存款移動相當劇烈。單單是比利時的德克索銀行及KBC銀行,去年便流失一千二百億歐元以上,而且還大量外流到其他國家。
希臘與西班牙陸續發生類似擠兌的提款潮。希臘民眾於十四及十五兩日共提走近十六億歐元(約台幣六百億元)的存款,占銀行業總存款餘額近百分之一。西班牙第四大銀行Bankia SA收歸國有一周來,已被提領逾十億歐元(約台幣三百七十五億元),股價跌幅近三成。
由於歐資外逃嚴重,十七日歐元對美元匯率最低曾跌到一歐元兌一點二六六七美元,為四個月來最低點;歐洲主要股市也下跌約百分之一。
由於希臘政局陷入真空狀態,可能無法削減支出以符合歐盟的紓困條件,也就無法取得第二輪紓困金,將被迫退出歐元區。連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都表示:「我們不希望如此;但在技術上必須對任何情況都做準備」。


希臘總統帕波里亞斯十四日會晤政黨領袖的會議紀錄中指出,「非常擔心可能演變成一場恐慌」。
央行總裁波佛包洛斯警告,十四日估計被提走八億歐元。銀行界人士並指出,十五日的提款金額也類似。
從2010元月至今年三月止,希臘銀行業的存款已被提走近三分之一,約七百廿億歐元(約二點七兆台幣),使家庭及企業存款總額減少到1650億歐元。基金經理人指出,今年第一季希臘已流失117億歐元(約台幣四千四百億元)存款。許多存款均已存到英國、瑞士、德國及北歐國家的銀行。


希臘激進左派聯盟領袖齊普拉斯十七日預測,他的黨將在下月的選舉中大勝,他將持續主張終結「野蠻的」撙節政策,他認為這些措施正使他的國家破產。
外國債權人和希臘主流政黨都警告說,希臘若不遵守紓困方案的緊縮開支措施,希臘的外援將被切斷。齊普拉斯向黨內國會議員承諾,他不會聽這些人的話。
根據本月十五日和十六日做的民調,左派聯盟將在下月十七日的國會選舉拿到百分之廿四點五的選票,躍居第一大黨。第一大黨可獲得額外的五十席「紅利」因此,左派聯盟在選後組閣的可能性很高。
希臘危機 4種結局
華爾街日報列出希臘危機的四種可能發展。
一、退出歐元區
若激進左派聯盟支持的新政府捨棄紓困協議,歐洲可能暫停提供貸款,歐洲央行已警告希臘不可透過印歐元來避免銀行倒閉,民眾會加快提領存款中的歐元,最後加快銀行倒閉,重新啟用舊幣德拉馬克。短時間內希臘可透過對供應商賴帳勉強度日,但政府最終會沒錢發放福利與工資,激起社會動盪。
二、拒絕接受紓困
可望成為最大黨的激進左派聯盟領袖齊普拉斯說,即使拒絕接受紓困,希臘也可以繼續使用歐元。激進左派聯盟認為在撙節和退出歐元區之間存在第三種選擇。
三、重新談判
就連支持紓困的希臘政黨也認為,需要對三月簽署的財政撙節協議重新談判。但國際貨幣基金和北歐債權國似無意鬆動立場。
四、維持撙節
歐元區領袖認為希臘必須在年中之前同意實施新一輪的撙節措施,才能獲得新的紓困款項。但希臘民怨沸騰,持續撙節的可能性很低。

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16日坦承,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但強調決策當局不會為了把希臘留在歐元區,而犧牲重要原則。
德拉基表示,ECB強烈偏好希臘留在歐元區,但歐元創建協定未預期會有成員國退出,這並非ECB能決定的事情。
這是德拉基首次公開評論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也幾乎等同做出讓步,暗示希臘能選擇退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雖然歐元區各國的政治領袖都避談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但是歐元區的大企業執行長可不敢冒險,已為希臘退出歐元區做好準備。
這兩天「希臘退出」(Grexit,Greek exit的縮寫)上了非歐元區國家英國小報的頭版,成為國際媒體最夯的字眼。
德國總理梅克爾始終避談希臘退出歐元區,不管CNN記者如何逼問,她只有一個答案:「希望希臘留在歐元區」。她甚至說,迴避這個問題是「政治正確」。
但企業家不能迴避。業務遍及全球八十多國、員工逾九萬的殼牌石油公司執行長佛塞爾承認,必須為這齣已上演三年的希臘悲劇的可能結局預做準備。


包括美、日、英、法、德、義、俄、加的8大工業國,18到19日將在美國馬里蘭州大衛營舉行經濟高峰會,將聚焦歐元區危機。這場會議別具意義,因為去年下半年至今的歐債危機已造成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希臘領導人大洗牌。美國總統歐巴馬訂18日峰會前在白宮會晤歐蘭德。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拉加德警告,希臘退出歐元區「代價高昂」且窒礙難行,但IMF技術上已為此做好準備。



3.日本和新加坡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優於先前預期,但成長前景因歐債危機籠罩陰霾。馬來西亞央行總裁警告,希臘退出歐元區引發的連鎖反應衝擊可能不亞於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南韓已表示必要時將迅速採取行動。新加坡貿易部說,星國成長動能增強主要受製造業強勁回升帶動,但全球復甦依然脆弱,面臨下滑風險。政府指出,仍無法排除歐元區債務失序違約、傷害經濟的可能性,因此維持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於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
南韓副財長申齊潤十七日和南韓央行與財政官員緊急會商希臘和歐洲局勢後表示,若歐債危機惡化,南韓已準備必要時迅速出手穩定市場。
馬來西亞央行總裁潔蒂十六日說,希臘退出歐元區對歐洲造成的後果「難以想像」,引發的蔓延衝擊可能不亞於1997年隨泰銖貶值引發的亞洲金融風暴:「最糟的情況亞洲已見識過。就是當一國經濟崩盤,市場常聚焦於下個國家,接著衝擊將蔓延到原先不該遭受這種下場的其他國家。」她說,馬國將維持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於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


4.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以希臘本月大選後新政府難產,不能留在歐元區的風險升高為由,調降希臘債信評等1級。
根據電郵新聞稿,惠譽調降希臘信評,自B-降至CCC。
惠譽在新聞稿中表示,「反撙節政黨在6日大選中聲勢大振,及隨後的新政府難產,凸顯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希臘紓困案缺乏普羅大眾和政界的支持。」


5.俄羅斯Micex指數和巴西Bovespa指數已自前波高點回檔超過20%,步入所謂的熊市。標準普爾500指數也自4月2日創下的近4年高點回跌8.1%。素有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波動率指數(VIX)大漲10%,來到24.49,創12月19日以來高點。

6.SAC Capital Advisors LP和Viking GlobalInvestors LP等避險基金上季趁蘋果股價飆漲48%之際,淨賣出蘋果610萬股。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捐贈基金,銀行、保險公司及其他投資人首季淨賣出蘋果1520萬股,避險基金佔了超過1/3。儘管如此,蘋果仍是避險基金的最愛,截至3月底止,總計持有3780萬股。
Gradient Investments LLC資深投資組合經理賓格(Michael Binger)指出,蘋果一向是避險基金的最愛,目前看到的是部分的獲利了結。
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宣布首次公開募股(IPO)發行4.212億股,每股定價38美元,總計籌資160億美元,規模為科技公司史上之最。
達拉斯Sterne, Agee & Leach Inc.分析師巴提亞(Arvind Bhatia)表示,「我覺得他們可以再訂高一點,但他們想要保留明天上漲的空間,需求明顯相當強勁,所以我認為這是明確之舉。」

7.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重挫6.5%,創去年10月3日以來最大跌幅。主要因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延後出售紓困AIG時所收購資產的計畫。
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 Stores)在首季獲利報佳音下,股價收盤勁揚4.2%,創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
科技大廠惠普(Hewlett-Packard Co.)走勢震盪,盤中一度上下漲跌1%左右,終場小漲0.1%。知情人士透露,惠普擬裁員達2萬5000人,占員工總數8%,削減成本,以利公司對抗電腦和服務需求消褪。
零售業巨擘沃爾瑪(Wal-Mart)上季獲利成長10%,優於市場預期,主因是降價策略成功刺激買氣,國外市場業績也大有斬獲。
沃爾瑪17日說,截至4月底的年度第1季,獲利增至37.4億美元或每股1.09美元,優於去年同期的34億美元或每股97美分,營收成長8.5%至1,130億美元。


8.美國4月領先指標意外下滑,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持平,顯示經濟擴張步調可能減緩,就業市場進展很有限。
經濟研究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17日表示,反映未來3到6個月展望的4月領先指標下滑0.1%至95.5。經濟學家預估上月領先指標會上升0.1%。
4月領先指標的10個次指標中,有4個下滑,尤以建築許可減幅最大。評估當前經濟活動的4月同步指標則揚升0.2%至104.3,為連續第2個月上揚。
受中國經濟隱憂與歐洲債務危機蔓延影響新興市場近來爆發資金逃亡潮,追蹤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股市的金磚四國(BRIC)股價指數連跌5個交易日,今年來漲幅已全部回吐,以俄羅斯和巴西資金撤離的情況最嚴重。

截至5月9日當周,投資俄股為主的股票基金破紀錄流出2.51億美元,巴西股票基金流出1.67億美元,印度與中國基金各撤離1.48億與1.27億美元。最新資料顯示,今年頭4個月撤離俄羅斯的資金高達420億美元,俄羅斯央行資深官員16日警告,資金外流已成為「嚴重問題」。俄羅斯股市大失血除了受希臘影響,政治是一大因素。俄國總統普亭7日宣示就職後,街頭抗爭持續進行。但莫斯科當局強硬實施鎮壓,使緊張情勢升高,也加速資金從股、匯與債市撤離。


9.日本內閣府表示,由於311地震災後重建工程帶動公共投資與消費支出攀升,日本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年率達4.1%,優於經濟學家預估的3.5%。
日相野田佳彥承諾投入逾20兆日圓(2490億美元),重建去年慘遭強震與海嘯襲擊的重災區。
不過,自3月中旬以來,日圓兌美元匯價節節走升,而且第一季或許已是今年成長高峰,日本政界可能繼續施壓央行,要求採取更多措施提振經濟。

歐債危機蔓延可能助長日圓避險需求,東京17日上午8時半左右,日圓匯價報80.38日圓兌1美元;去年10月,日圓曾一度飆到75.35日圓兌1美元,改寫二戰後新高。
前日銀官員、目前擔任摩根大通證券日本公司駐東京首席經濟家的菅野雅明表示:「外部因素看來不利日本經濟。」


10.因電視機製造事業出現巨額虧損,日本電機大廠東芝昨天傳出,在日本碩果僅存的一家電視機生產工廠已停止生產,將全面委託海外工廠生產。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東芝在日本境內的唯一一家電視機工廠、位於東京鄰縣埼玉縣深谷市的「深谷事業所」停產,也就是東芝的日本電視生產線全部關閉。


11.臉書日前宣布擴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規模,將發行股數提高25%(約1億股)。若包含超額配售的部分,臉書IPO釋出的股數,將從3.88億股躍增至4.844億股,使籌資規模上看184億美元。而這些額外釋出的股票,是因為部分創投公司與早期投資人準備大賣手頭持股。
例如高盛原先計劃出售手中23%的臉書股份,現在將倍增至至2,870萬股;以發行價區間中間數每股36美元計算,將因此進帳10.3億。俄國數位天空科技(DST)與其關係企業mail.ru,也準備將售股比率從23%增至40%,兩者合計可望賺進多達25億美元。


12.因為市場不確定因素太多,投資人在投資行為上一改之前積極的態度轉為保守,紛紛將錢轉進美元尋求庇護。根據EPFR統計,五月初美股基金結束連五周流出趨勢,逆勢吸金三十九億美元,且美債基金單周流入五十五億美元;反觀歐股連續第六周流出,遭調節十一.八四億美元。 




13.世界黃金協會(WGC)17日公布,因首飾業與科技業的黃金需求減少,加上央行收購量銳減,抵銷較高的投資需求,使全球第1季黃金需求量下滑5%。不過,金價17日跌深反彈。WGC最新黃金需求趨勢季報顯示,第1季黃金需求下滑至1,097.6噸,低於去年同期的1,150.7噸。若以美元計算,金額比去年增加16%至597億美元。
WGC指出,全球黃金需求下滑主要因為印度政府宣布對國內黃金交易開徵新稅,以及盧比貶值使消費者必須為以美元計價的黃金支付更高價格,導致印度黃金需求減少。
黃金現貨價格本季來已重挫逾8%,原因是歐元區政經情勢緊張加上美元走強,使投資人出脫黃金,改持現金或美元。
黃金現貨價格16日跌至每英兩1,526.97美元,為去年12月29日來最低,但17日盤中勁揚2%至1,571美元左右。


14.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與大陸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本周在北京會面時,陳裕璋當面爭取台資券商登陸有利條件,雙方有共識將在證券監理平台機制下,推動開放雙方資本市場往來。對於下半年何時召開首次兩岸證券監理平台會議?陳裕璋表示,對岸態度正面。至於具體時間,則要配合他們的行程,金管會也會積極推動。
陳裕璋上周六率團出席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在北京舉行的年會,趁機與郭樹清展開雙邊會談。陳裕璋表示,雙方有共識將建立兩岸證券監理合作平台,並研商推動資本市場交流合作事宜。


15.大陸前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17日表示,要改變「出口比進口好」的過時舊觀念,進口大國才能掌握國際貿易的主控權,大陸要擴大進口才能真正躋身世界強國。龍永圖曾任大陸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是大陸經貿專家。他稱,全球經濟成長近期面臨一些困難,但科學技術仍快速發展;跨國公司在全球經貿上仍非常活躍;很多產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新興國家;以上3個基本要素沒有「逆轉」,代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並未改變。


16.大陸經濟走緩,為擴大地方發展,今年地方政府債券規模是近四年來首度擴至人民幣2,500億元(約新台幣1兆1,689億元),並且新增7年期債券。
據人民日報報導,《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日前公布,與去年相比,試點範圍並沒有變化,依舊為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最主要的變化就要屬發債品種的改變,除了3年期和5年期債券外,今年新增7年期債券。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今年新增7年期債券,主要基於發債規模和債券資金使用這兩方面的考慮。
2009年至2011年,國務院批准的地方政府債券規模均為人民幣2,000億元,2012年則增至2,5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的總規模大了,試點省市自行發債的規模也會跟著提高。自行發債規模擴大,為調整債券期限結構提供了空間。


17.歐債危機升溫,人民幣連續貶值,中間價已連續7個交易日走低,並且昨日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下跌至6.3252元,創2個月來新低點。
投資者對希臘等整個歐洲國家經濟前景的擔憂升溫,推動避險資金不斷流向美元,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持續走低。
交易員向路透社表示,當前左右市場風險情緒影響的要點依然在歐洲,且歐洲問題短期內仍難以徹底解決;但另一方面,持續堅挺的美指也存在向下修正可能,因此人民幣後市走向仍有賴於對國際市場的觀察。


18.金保利(泉州)科技實業公司生產副總經理謝文鐘表示,大陸太陽能產業發展的最大問題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過大」,地方政府各自招商,補助過多企業,對產業發展造成影響,應由中央政府以國家角色支持產業及控制生產量。
他指出,未來三年全球太陽能板市場仍不景氣,還是會供過於求,預計到2015年供應會達到平衡。
目前大陸政府為鼓勵太陽能產業發展,推出金太陽工程,以補助電價方式鼓勵企業發展太陽能電廠。謝文鐘說,許多大型陸企也搶進太陽能市場,不過大陸太陽能板需求仍只占全球市場的一部分。


19.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布索羅斯旗下的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持股情況,今年第1季索羅斯對中國概念股的投資增加,有消息指出,索羅斯正對大陸A股進行調查研究,準備進入A股市場。
索羅斯想進入A股市場的風聲流傳以久,但始終未實現,最主要原因是索羅斯的基金公司至今還未取得QFII資格。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索羅斯基金公司最近密集研究大陸上市公司,包括中聯重科、蘇寧電器、精功科技、深圳發展、民生銀行等A股公司,再度露出計劃進入A股的訊號。
國信證券分析師透露,「索羅斯調研的A股上市公司,大多有港股背景」。他表示,例如中聯重科已在香港上市;深圳發展銀行近期也在公開場合表示,會研究在香港上市和其他的籌資途徑。

「也就是說,除A+H股的投資機會外,索羅斯可能通過借道已取得QFII資格的機構,甚至是直接取得資格,以進入A股市場」。根據公開資料,索羅斯投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8家大陸公司包括:百度、搜狐、暢遊公司、易居中國、中國房地產信息公司、分眾傳媒、文思信息技術公司和展訊通信。


20.蘋果再襲宏達電。外電最新報導,蘋果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主張,駁回宏達電具備控告蘋果5項專利的資格,對宏達電在去年8月二度控告蘋果侵犯專利訴訟,做出反擊。
根據Foss Patents分析師穆勒(Florian Mueller)指出,蘋果向ITC訴求,宏達電不具控告蘋果5項專利的權力,要求ITC駁回宏達電去年8月的控訴,也讓宏達電與蘋果的專利交鋒再掀波瀾。
宏達電去年8月第2次向ITC提出蘋果侵權的專利訴訟,針對5項與無線技術有關的專利控告,包括處理器間通訊協定、WiFi無線單點對多點調變技術等專利侵權。此案仍在審理中,蘋果則以被告身分反擊宏達電,要求ITC駁回宏達電的專利指控。


21.歐洲政經動盪,全球關注。行政院長陳冲昨天說,希臘現象較令人憂心,十四日開始擠兌,歐洲金融機構可能會從全世界各地撤資或匯資金回國。
陳冲憂心希臘現象導致的歐洲金融機構在各國「提款」效應,但也指出,國內外資雖有一些匯出,「但量不大」。
陳冲表示,已請政務委員管中閔主持的歐債危機因應小組密集開會,央行、金管會也會密切注意市場變化,政府會定時開會討論因應措施。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昨天說,相信歐元區領導人會拿出智慧,解決希臘問題,金管會將密切注意希臘最新情勢發展。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桂先農昨晚表示,金管會定期要求銀行回報在歐洲的最新曝險部位,由於台灣銀行業已逐步將投資自歐洲轉出,因此台灣銀行業在歐洲的投資曝險金額已經越來越小,遠低於去年公布的金額,投資人不用過度恐慌。

22.市場傳出蘋果新產品iPhone 5手機與新款MacBook Pro筆電,兩者面板下單首度排除三星,轉向夏普、日本顯示器公司(JDI)與樂金顯示器(LGD),採用視網膜面板(即高解析度),螢幕的畫質更細膩,對台廠鴻海、光洋科與晶電等LED業者將連帶受惠。
新的視網膜面板全面導入金屬氧化物半導體(IGZO)製程,夏普在8代與10代廠正快速導入IGZO,由於鴻海入股夏普,因此連帶受惠。
光洋科是夏普與友達的IGZO靶材供應商,友達也在導入IGZO,企圖搶蘋果大餅。由於視網膜面板,對LED亮度的要求很高,必須使用高效率或更多LED晶粒,帶動晶電、璨圓及東貝等LED廠更多需求。
蘋果在半導體跟面板產品去三星化趨勢明顯,例如在半導體部分,蘋果向東芝與爾必達採購行動記憶體,力成跟著受惠。iPhone 中央處理器(CPU),原由三星代工,蘋果正與台積電協商,希望新世代的CPU,能轉單台積電。
供應鏈傳出,新款MacBook Pro筆電年出貨目標1,700萬至1,800萬台以上的水準。更有樂觀法人認為,今年蘋果筆電出貨量可望挑戰2,000萬台,年增五成,帶動相關供應鏈廣達、鴻準、可成營運升溫。

23.經濟部次長梁國新昨(17)日表示,資訊科技協定(ITA)今年將進行擴大談判動作,各國有共識在1、2年內談完。屆時我國更多新科技產品,出口到全球主要資通訊生產大國,都可享零關稅優惠,可望降低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衝擊。
梁國新14至15日赴日內瓦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資訊科技協定15周年委員會議及研討會,他指出,ITA各會員國間的資通訊產品出口,都享有零關稅優惠。但15年來,科技產品日新月異,許多新研發產品都沒有在ITA免關稅範圍內,各國擴大談判的檢討聲四起。
梁國新說,ITA可說是「資通訊產品的FTA」。目前我對外簽署經貿協定有限,凸顯出ITA對我國的重要,例如我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約有66%免關稅,因此美韓FTA對我的衝擊並不會太大;而輸美免關稅的產品中,約有一半都是資訊科技產品。

24.新光金控昨(17)日舉行法說會,公布去年底新光人壽隱含價值(EV)為1,710億元,換算金控每股EV約20.3元,較前年底下滑2.8%。不過,新壽不動產未實現利益854億元,較前年大增123億元,是EV不致衰退過多的關鍵。
新光金昨天股價收在8.13元,上揚0.31元。新光金隱含價值為目前股價的2.5倍。
新光金昨天舉辦第一季線上法說會,新光金表示,新壽去年底隱含價值較前年底略為減少,主因公司淨值下降,以及資金成本增加,風險折現率上升50個基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


25貨櫃亞歐航線上周運價由強轉弱走跌,市場最新閒置運力從超過5%降至3.7%,運力持續釋出,市場已出現6月運價再漲空間不大的聲音,為第3季傳統貨櫃運輸旺季投下變數。
根據上海航交所公布的上周亞歐線運價,每小櫃(20呎標準櫃)開始回跌116美元,跌幅6%,並跌破1,900美元。業界指出,歐洲經濟疲軟,僅管從3月起該航線運價不斷調漲,但主要是透過縮減運力,如今運力回升,5月初現貨價格回軟,將是值得關注的警訊。

26電價、天然氣上漲,影響力發酵,近日傳出國內最大SCR銅線供應商華新麗華(1605)年底將調漲銅線加工費,漲幅約5%。
銅線為線纜業者最主要的原材料,華新調漲價格後,預期將帶動銅線廠商一波漲勢,國內下游200多家線纜業者將受到影響。
華新為國內主要銅線供應商之一,國內市占率約25%,多家上市櫃線纜公司是其客戶。除華新之外,國內還有大同、太電、華榮、大展等少數業者擁有熔爐可製作裸銅線,有業者透露,天然氣與電價上漲,造成不小壓力,華新漲價後,也將跟著調漲價格。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在4月30日達今年高峰後一路下跌,昨(17)日已跌破每公噸7,700美元,20天內跌幅超過一成,用銅量大的電線電纜業者華新(1605)、華榮、大亞、台一等,蒙受庫存跌價損失之苦。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臘總統帕普里亞斯在與各黨派領袖會商後,任命國務委員會主席皮克拉門諾斯(Panagiotis Pikramenos)為臨時政府總理,並宣布於6月17日再度舉行國會大選。歐股聞訊由黑翻紅,但稍後傳出歐洲央行(ECB)已停止對部分希臘銀行的再融資操作,歐股隨即再翻黑,美股也縮小漲幅。
希臘央行總裁普羅沃波羅斯向巴普立亞斯表示,希臘人已提領高達7億歐元(8.93億美元)的存款,情況可能惡化。
希臘政治領袖籌組聯合政府失利,迫使總統昨宣布6月舉行新大選,希臘在歐元區的未來啟人疑竇。

歐洲央行(ECB)消息來源說,停止對某些希臘銀行再融資操作的理由是這些銀行未提高資本。ECB只對有償債能力的銀行執行再融資操作。若無法得到ECB 的融資,牽涉的希臘銀行將必須向希臘央行尋求流動性的協助。目前還不知道多少家銀行受影響。
熟悉內情人士透露,希臘銀行的資本水位低落,幾乎都在負權益資本的情況下運作。根據ECB自己的規定,ECB將不提供流動性給這種狀況的銀行。理由是這些銀行未提高資本。
在籌組聯合政府的努力15日宣告失敗後,帕普里亞斯16日召集各黨派領袖,組成臨時看守政府,並任命資深法官皮克拉門諾斯為總理,暫時領政直到下月選舉結果出爐。
道瓊歐盟Stoxx 50指數16日下午盤小跌0.15%;英、德、法股大盤跌幅介於0.26%至0.6%;歐元回升0.09%至1歐元兌1.2741美元。
共產黨領袖帕帕莉卡說,各黨派領袖都同意,臨時政府沒有權力做出任何具國際法律效力的決定。
「這將是嚴格意義上的看守政府,在與希臘人民相關的事務上,不能對歐盟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採取任何行動」,「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或無法預知的事件,臨時政府將諮詢各政黨,並在總統的參與下一同處理」。


希臘15日決定償還逾5億美元給拒絕交換債券的債權人,可能觸怒先前同意換債的投資人,不利歐元區未來的債務重整行動。希臘銀行業則在政局不穩之際遭遇擠兌危機,已失血逾8.9億美元存款。
希臘3月初與民間債權人完成名目價值1,770億歐元公債的換債計畫,當時堅稱不換債的債權人將無法獲得分文,結果有96.9%債權人同意換債並承擔損失,但持有約60 億歐元債券的債權人仍拒絕換債,要求全數償還。
希臘15日說,將根據債券票面價值全數償還資金,支付4.35 億歐元(5.52億美元)給持有15日到期債券、不願換債的債權人。
此舉可能觸怒同意換債的債權人,阻礙歐元區未來的債務重整行動。分析師說,未來歐元區推行換債計畫時,投資人將傾向堅不讓步;而正為政府緊縮開支吃苦的希臘人可能大感不滿。
但希臘也面臨兩難抉擇,如果不清償這筆債務,將觸發所謂的交叉違約條款,其他未換債債券將可立即要求清償。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拉加德15日說,雖然希臘有秩序地退出歐元區會對全球經濟造成龐大風險,但若希臘未能履行預算承諾,這仍是其中一個選項,提高了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
拉加德接受France 24訪問時說,若希臘未能履行預算承諾,可能「有秩序地退出」歐元區。
拉加德說,如果希臘未履行承諾,就必須做出適當修正,若非提出補充性的融資措施或提供更多時間,就是建立有秩序的退場機制。


以下是希臘危機的4種可能發展。1.退出歐元區
若激進左派聯盟(Syriza)支持的新政府捨棄援助協議,歐洲可能暫停提供希臘維持政府運轉所需貸款。短時間內希臘可透過對供應商賴帳勉強度日,但最終會沒錢發放福利與工資,激起社會動盪。
希臘還需要從歐洲拿到數十億歐元來調整國內銀行資本結構,否則銀行將無力償債。
經濟學家擔心希臘民眾可能加速從銀行提取歐元存款,以保護儲蓄。若發生全面擠兌,希臘只能關閉銀行,重新啟用德拉克馬。
2.拒絕接受援助方案
支持率頗高激進左派聯盟領袖齊普拉斯說,即使拒絕接受援助方案,希臘也可以繼續使用歐元。激進左派聯盟認為在緊縮和退出歐元區之間還有第3種選擇。
3.重新談判
就連支持援助方案的希臘政黨也認為,需要對3月簽署的財政緊縮協議進行重新談判。不過,若放寬財政緊縮條款,歐洲將須發放更大筆貸款來填補希臘預算赤字。
然而,國際貨幣基金與北歐債權國看來也不打算提供希臘更多貸款。分析師說,希臘下屆政府可能高調地重新舉行談判。
4.維持緊縮計畫
歐洲領導人說,解決問題的辦法很簡單:希臘政客堅持援助計畫。希臘必須在年中之前同意實施新一輪財政緊縮措施,才能獲得支付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以及調整銀行資本結構所需的貸款。


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新總統歐蘭德15日首度在柏林會面,兩人就希臘續留歐元區達成共識,表示只要希臘遵守留在歐元區的要求,致力於撙節支出,德法會考慮刺激希臘經濟成長的措施。英國每日電訊報特別對相關問題和後果提出解釋:Q:希臘退場機制為何?
A:可能協商 在周五晚間宣布退場
由於當初歐元區成立時未規定退場機制,也無前例可循,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最可能的情況是希臘當局私下和歐元區其他成員國、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 (IMF)協商,就正式退出的時間達成協議,選在市場收盤後宣布。最可能的宣布時間是周五晚間,給投資人反應的緩衝時間。
Q:希臘人的歐元怎麼辨?
A:希臘歐元將轉換為新希臘幣Drachma
希臘的歐元將轉換為新貨幣,可能是希臘幣Drachma。最初的兌換率可能是1:1,其後由市場決定時,Drachma勢必重貶。
Q:希臘的債務怎麼辨?
A:債務重整 改新幣Drachma計價 
希臘國內債務將改以Drachma計價,外部債務不論維持歐元或改用Drachma計價,都會引發錯綜複雜的法律糾紛。希臘政府欠公債持有人的錢,以及希臘銀行欠歐洲央行的錢,必須重新檢討並重整。希臘將無法自國際資本市場取得資金,需要IMF提供新貸款。
Q:希臘銀行怎麼辨?
A:歐洲央行停止融通 希臘銀行國有化
政府必須必須進行資金管制,以免擠兌。其實希臘人早已開始把錢從銀行領出,或到國外投資,或乾脆藏在床墊下。未來歐洲央行將停止融通,希臘銀行又無法在市場取得資金,希臘政府必須進行資產重組,可能把銀行收歸國有。
Q:希臘退場會造成多少損失?
A:IIF指損失慘重 希臘陷入嚴重衰退
這個數字幾乎無法估計,代表全球450家金融機構的「國際金融協會」 (IIF)認為,可能損失金額達1兆歐元。首當其衝的希臘將陷入更嚴重衰退,所有希臘人都難倖免。
Q:歐洲其他國家影響如何?
A:歐豬國恐跟進退出 重創歐元區貿易




歐元匯價盤中貶破1歐元兌1.28美元關卡,刷新四個月新低。商品市場方面,油價跌至近5個月低點,由於歐債危機加深的疑慮推升美元走勢,黃金也跌至去年12月以來低點。歐元對美元匯率從前一交易日的1.2847美元降至1.2732美元,盤中一度下探1.2720美元,為1月18日以來最低紀錄。義大利和西班牙10年期公債殖利率均觸及6%。
而美國經濟數據則顯示緩慢復甦跡象,資金從風險資產湧避險天堂,美元獲得上漲動力,美元指數連續12天上漲。
美元的升值打壓了黃金市場,加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和歐債危機加深,投資人大拋黃金,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期貨創今年新低,收於每盎司1557.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跌3.9美元,跌幅0.25%。金價盤中觸及1541.10美元,為去年12月29 日來最低。截至15日為止,美元兌一籃子6種貨幣本月累漲2.3%,黃金價格則累跌6.2%。
預期需求減緩,紐約6月原油期貨下挫80美分,每桶報93.98 美元,寫下12月19日以來最低收盤價。油價今年累跌4.9%。

美國16日公布優於預期的4月工業生產,主要歸功於汽車製造業和公用事業好轉;4月的新屋開工增加也超乎預期,反映房市景氣趨於穩定。
受到經濟好轉跡象激勵,美股16日早盤攀升逾0.7%。據聯準會公布的報告,包括工廠、礦場和公共事業的工業生產在4月增加1.1%,為2010年12月以來最大增幅,優於3月修正後的萎縮0.6%;經濟學家預測4月的中位數是增加0.6%。
今年來銷售表現強勁的汽車製造業4月產值激增3.9%,協助彌補了企業設備採購減緩;整體製造業占總工業生產約75%,4月增幅為0.6%。公用事業生產則大增4.5%,優於3月修正的0.7%。


歐元區可能瓦解的疑慮加深,投資人紛紛16日拋售亞洲貨幣,南韓、印尼當局都出手干預以緩和本國貨幣跌勢。近來匯價急轉直下的印度盧比,16日兌美元貶至歷來最低。市場傳聞印度央行可能干預匯市,和央行資深官員提出警告,都未能遏止盧比賣壓。Brown Brothers Harriman駐香港外匯部門主管葛哈德說:「投資人正在減少對所有風險的曝險,進場買賣的投資人必須夠大膽,因為在目前的市況下一定會虧。」
印度盧比16日跌至54.46盧比兌1美元的歷史新低,刷新去年12月15日寫下的54.2925盧比舊紀錄。韓元兌美元重貶至1月9日來最低價1165.6。印尼盾一度貶至9,300盾兌1美元,是去年5月底來最低價。
印度央行副總裁坎恩說,央行正密切關注盧比走勢,「將採取最適當的必要對策」。當地交易商說,印尼央行16日疑似在印尼盾跌至9,285盾時賣出近5,000萬美元。南韓央行也疑似在韓元貶破1,160韓元兌1美元時拋售美元。
分析師說,南韓和印尼都有龐大的外匯存底可用來捍衛本幣,但印度由於長期以來經常帳呈現逆差,若要動用外匯存底阻貶盧比,顧慮會較多。風險顧問拉吉瓦德說:「我認為印度央行的選擇已經不多。」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兼共同投資長伊爾艾朗表示,至少未來1年,美元都可能因投資人轉進安全標的而走強,押注美元走跌的投資人需三思後行。
伊爾艾朗在PIMCO基金經理人的年會上表達上述看法,並討論未來3至5年的全球經濟展望和具潛力的金融資產。美元走勢已成為投資人和分析師討論焦點,伊爾艾朗看好美元,強化美元走強的看法。


投資大戶第1季持股報告出爐,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顯然看好美國汽車產業,買進通用汽車與媒體巨擘維康公司(Viacom)股票,並加碼零售業龍頭沃爾瑪。億萬投資人索羅斯則誤踩地雷,上季買進近來大跌的摩根大通股票,也在黃金跌價前大買黃金指數股票型基金(ETF)。
根據15日的申報資料,波克夏至3月底止持有1,000萬股通用汽車股票,價值2.57億美元。擺脫3年前破產保護的通用汽車正持續復甦,上季淨利達10億美元。巴菲特本人開的也是通用旗下的凱迪拉克DTS轎車。


Google正改變Android行動作業系統的策略,將聯手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製造商,迎戰蘋果等對手,並打算直接銷售產品給消費者,防止電信商掌控裝置。華爾街日報引用知情人士說法報導,Google計劃同時對數家行動裝置製造商開放新版Android作業系統,這和該公司先前做法大相逕庭。先前Google在開放新版系統前,僅和1家製造商合作,之後透過電信商和零售商販售給消費者。

現在Google將最多同時和5家製造商合作,推出包含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Nexus系列裝置。Google也計劃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直接銷售產品給消費者,也可能透過部分零售商。根據知情人士,Nexus裝置將搭載Android即將推出的Jelly Bean版本,Google希望全系列裝置能在感恩節前上市,並順勢帶動目前落後蘋果和亞瑪遜的Android平板電腦銷售。新Nexus智慧手機預計不需強制綁約。


市場調研機構顧能公司(Gartner Inc.)公布,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Electronics Co.)第1季在Android陣營中的市占率突破40%,並登上全球最大手機製造商寶座。
顧能在今天公布的報告中表示,在低階手機銷量衰退拖累下,第1季全球手機銷量下滑2%,來到4億1900萬支。顧能指出,智慧型手機銷量躍升45%。
除了手機外,三星還生產螢幕與智慧型手機所用的其他硬體,此外,這家南韓大廠還能以廣泛價位推出不同款採Google公司(Google Inc.)Android軟體的裝置,因而獲益良多。在所有新智慧型手機中,Android目前市占率達56%,比蘋果公司(Apple Inc.)多逾1倍。


在政策陸續到期後,大陸決再推出政策促進家電產品消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啟動新一輪為期1年節能家電補貼,補貼金額高達人民幣265億元(約新台幣1,242億元)。涵蓋包含平板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熱水器等5類產品
同時,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安排16億元支持推廣高效電機。
業內人士指出,這5類產品年銷售近人民幣5,000億元(約新台幣2.3兆元),新補貼政策將成為「及時雨」,止住家電行業今年以來的下滑趨勢,今年行業整體將會是「前低後高」走勢。



大陸將推出新的節能家電補貼措施,台灣節能家電補貼也從今(17)日實施,兩岸政府聯手刺激新一波的節能LED電視購買潮,帶動友達、奇美電、晶電及璨圓等LED電視族群業績看俏。
大陸家電協會人士透露,新政策由多個國家級部委聯合制訂,最快6月執行。節能惠民政策,是對高效節能的產品,直接補貼給企業。與之前相比,此次補貼對節能的要求更高,一般節能的產品不會補貼,比較節能的產品才會有補貼。
大陸將平面電視的能效分3個等級,最節能的是1級。新政策將對1級能效的平板電視進行補貼。由於LED彩電是相當節能的產品,新政策可望推升LED彩電的銷售,並帶動晶電及璨圓等LED族群的業績上揚。


2012年第1季企業景氣指數為127.3,高於景氣榮枯分水嶺的100,代表大陸企業整體情況仍處於景氣區間;該數值比上1季略降0.5點,下降幅度比去年4季度少,呈現回穩跡象。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3,比上一季回升2.1點,也是去年第1季以來首次回升,顯示企業家正重拾信心。


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MSCI)公布MSCI指數季度調整報告,A股市場權重雙雙獲得調升,成為最大亮點;而指數成分股的編列,影響昨(16)日部分個股股價漲跌。
香港信報報導,A股市場在「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上調0.24個百分點,調整幅度最高,泰國和菲律賓微升,在「亞太不含日本指數」上調0.45個百分點,韓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則遭調降,顯示大陸市場發展相對其他各國相對較好。
市場認為,陸股權重提升,可望吸引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入帶動買盤。不過,滬深兩市昨日並未因此獲得激勵,反因希臘組閣失敗、歐美股市下挫影響,加上FDI(外商直接投資)數據連續6個月負增長,且5月信貸投放低迷等內憂外患,兩市雙雙下挫,深證綜指甚至跌破萬點大關。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禁令發威,宏達電One X 及EVO 4G LTE遭美國海關攔阻扣留、進行審查。宏達電昨(16)日表示,去年底宏達電接獲判決後就已修改產品設計,卡關問題「一定會解決」,有信心達成第2季財測目標。
這是台灣品牌廠商首度因侵犯專利,產品被限制輸美,起因在於ITC去年終判宏達電侵犯蘋果的專利,所以美國海關對宏達電進行限制進口審查程序。One X 及EVO 4G LTE被視為宏達電今年最重要的旗艦產品,關係宏達電能否在智慧手機市場「絕地反攻」。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禁令發威,宏達電One X 及EVO 4G LTE遭美國海關攔阻扣留、進行審查。宏達電昨(16)日表示,去年底宏達電接獲判決後就已修改產品設計,卡關問題「一定會解決」,有信心達成第2季財測目標。

宏達電手機產品出口至美國受阻,消息在昨(16)日盤中傳出後震驚市場,股價重挫6.5%。巴克萊證券指出,宏達電出貨將因此遞延約1至1.5個月,估將影響宏達電第2季獲利約10%,第2季每股純益預估從12.33元降為11.05元。
巴克萊科技產業分析師蓋欣山指出,宏達電這次事件會讓市場頗感意外,短期不利股價發展,但預期只是單季的影響而已,第一時間並未調降第3季的獲利預估。巴克萊還是維持對宏達電的中立觀點,目標價500元並未更動。


中日韓FTA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撰文,批評兩岸經濟協議(ECFA)談判速度太慢。經濟部長施顏祥昨(16)日對此正式回應,ECFA後續談判,時間約明(2013)年底可完成,涉及產業開放幅度,至少七、八成。
施顏祥也透露,媒體披露專文的當天,尹啟銘就打電話給他,澄清文中批評非針對經濟部而來,他的意思,是政府各部門都要共同促成ECFA的談判。畢竟經濟部雖經貿談判的統籌單位,但ECFA或其他經貿談判的過程,牽涉範圍很廣,不論製造業、服務業,都涉及跨部會的業務。
施顏祥強調,ECFA後續談判,共分為服務業貿易、貨品貿易、投資保障、爭端解決4項協議的談判,希望能談得快且好,明年底前一定要談完,其中投保協議會最早簽署,預計到明年底,ECFA開放的產業幅度,將達七、八成以上。


日本記憶體大廠爾必達2月底突然申請破產保護,投資人保護中心出面替台灣存託憑證(TDR)投資人跨海求償已有斬獲。投保中心董事長邱欽庭昨天表示,爾必達已同意和解,將依條件支付每單位新台幣6.95元給TDR投資人,創下向外國公司求償成功首例。
目前美國美光科技已出手標下爾必達的經營權,爾必達重整有望。
日本記憶體大廠爾必達2月底無預警提出聲請破產,不僅自家在日本掛牌股票被迫下市,台灣TDR在3月底下市前,每單位收盤價剩下1.6元,下市後更是求售無門。


歐債危機升溫,熱錢在亞洲市場鳴金收兵,轉抱美元,台北匯市昨(16)日爆出交易大量,匯出金額達12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355億元),新台幣匯率隨之重挫1.21角,收盤價29.635元創下今年2月以來新低紀錄。
國際吹起避險風,國際美元一枝獨秀,歐元匯價跌破1歐元兌1.28美元,韓元匯價也滑落至1,166兌1美元,非美貨幣全面重挫,新台幣匯率跟著挫低。匯銀主管指出,昨日外資大舉撤出,出口商趁機大賣美元,一來一往間,爆出20.88億美元巨量,是今年以來單日最大成交量。
新台幣匯率重挫,海外法人連忙平倉美元空單,海外NDF報價由預期升值的折價轉為溢價,顯示短期內新台幣易貶難升,短線將探29.8元關卡

在奇美實業退出奇美電的董事會後,市場隨即傳出,奇美電將於5月進行第一波經營策略大調整,首先將調整組織,針對業務部分,由原本以客戶區分的經營架構,調整為採區域經營的組織型態。
奇美電發言系統昨(16)日表示,奇美電一向是以服務客戶為導向,組織也是會視客戶需求,做動態的調整;但目前沒有調整業務組織的規劃。
據了解,奇美電業務組織型態的調整,將可望打破現行的大尺寸產品,南廠區由南科分公司總經理王志超負責;北廠區由協理羅鎮華負責的分工方式,改為依品牌客戶所在區域進行區分,以期更能有效整合資源,發揮戰力。
日本今夏電力缺口擴大,台達電子(2308)、康舒和全漢等3大電源廠在日本的LED照明市場發光,台達電和康舒接獲日本的LED照明訂單,全漢接獲日本商用照明的LED電源,第2季LED照明的比重將從6%提高到8%。日本今年夏天將出現逾13%的用電缺口,由於日本電力供需緊繃,民眾節能意識高,使得日本成為全球LED照明發展最快速的地區,根據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調查報告指出,2012年日本LED照明市場規模將較2011年暴增69%至3,738億日圓。
除了LED照明廠感受到日本市場的接單暢旺外,在LED照明中舉足輕重的電源廠商也明顯受惠,近期積極轉型到LED照明電源的全漢,接獲日本商用照明大廠的訂單,成為第2季主要的成長動能。


中國人壽是中國大陸第一大保險公司,究竟相中台灣哪家金融機構引發議論,是否指中國人壽在香港的合作對象—富邦金控、中信金控或旗下壽險公司,劉廷安未作回應,但強調,與富邦金旗下的富邦銀行(香港)及中信金旗下的中信銀香港分行合作愉快,也對台灣二大金控的專業表示肯定。
對於外界揣測,富邦金總經理龔天行昨天指出,不對個案表示意見,對於陸資入股富邦金控一向持開放態度,過去確實也與很多陸資大型金融機構接觸過。中信金則指,無引進陸資參股計畫。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週刊新聞》網站7日引述政論人士富阪聰的分析稱,對此次石原慎太郎的「購島」行動,中國國內網路的反日情緒不斷上升,但「遠未達到火熱的程度」。該人士稱,目前中國因日本「購島」爆發如2005年和2010年那樣的大規模反日情緒和示威活動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當中,除了政府今年面臨選舉換屆和一些政治矛盾外,與菲律賓在黃巖島的對峙一定程度上牽扯了中國的注意力,「對中國來說,南海在資源和經濟層面上比尖閣諸島重要得多」。富阪認為,中國目前在釣魚島問題上「周旋的餘地不大」,可能僅會保持一定節拍的外交抗議,這對於日本保守勢力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

在希臘國會改選中贏得第二高票的激進左派聯盟,8日開始試圖組成新政府。聯盟領袖齊普拉斯的目標為組成一個反撙節、撕毀歐盟紓困方案的聯合政府。但德國總理梅克爾已重申撙節措施「不得重新談判」,且政治分析家認為激進左派聯盟也不大可能拉到「過半」的國會議員組閣,因此很可能將重新舉行選舉。在選舉中獲得最高票的「新民主黨」由於無法組成聯合政府,已依法將組閣權交給第二高票的極左派聯盟。該黨黨魁薩瑪拉斯七日表示:「我已竭盡所能,但卻無法達成。」
希臘為了獲得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的2400億歐元紓困基金,選前已同意大幅削減退休年金及基本,提高稅負,並裁減數以千計的公務員。


極左派聯盟似乎無法爭取到足以組閣的國會議員席次。齊普拉斯也承認:「我們已向各政黨提出共同組閣建議,但對方不是直接拒絕,就是提出一些其他政黨所無法接受的條件。」如果齊普拉斯也不能組閣成功,依法將由得票第三高、前財政部長范尼西洛斯領導的社會黨組閣。
如果第三大政黨也無法組成新政府,便需重新選舉,時間最早將在下月初。依據現行的紓困計畫,希臘必須於6月再削減數十億歐元的政府支出,而且希臘也依賴300億歐元、分期撥款的紓困基金。   


希臘政治領袖8日進行第2天組閣協商,由第2大黨激進左派聯盟(Syriza)接手主導,企圖組建一個反緊縮的內閣,但預料仍難達成協議,政局的不確定性拖累歐美股市、商品重挫,歐元匯價跌破1.3美元,金價跌破每英兩1,600美元,希臘股市跌至20年新低。希臘政局僵持不下,可能會再舉行選舉,引發市場憂心這個地中海國家可能無法履行紓困條件。美股三大指數8日早盤挫跌1.4%至1.7%,道瓊工業指數跌近200點,標普500指數跌至2個月低點;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跌1.7%,希臘ASE指數更跌至1992年11月來新低;歐元兌美元跌0.5%至1歐元兌1.2989美元,為連續第7 個交易日下跌,創2008年9月來最長跌勢。
市場資金轉進相對安全的美國、德國和英國公債避險,使德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創歷史新低,德國和英國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均逼近歷史低點,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接近2 月來低點。
美元上漲也抑制商品需求,標普GSCI商品現貨指數8日盤中跌1.1%至645.05,創今年來最低水準。紐約黃金6月期貨盤中跌至每英兩1,599.3美元,為1月初來首度跌破1,600美元;紐約白銀7月期貨跌2.2%,可能創兩周來最大單日跌幅;紐約西德州輕原油6月期貨跌2.1%,為連續第五天下跌。

這是義大利總理蒙提去年11月銜命組成技術官僚政府以拯救債務危機以來,首次面對民意考驗,雖然這是部分地方選舉,對蒙提推動改革、振興疲弱經濟及控制龐大公共債務結構並無直接影響,但支持改革措施的中間偏右人民自由黨(PDL)及中間偏左民主黨 (PD)的成績,被視為民意指標。
由於一些反對政府撙節措施的候選人獲勝,媒體認為選民間接表達了對蒙提政府撙節、加稅措施的不滿。

歐蘭德在勝選之夜喊出:「撙節不再是唯一選擇。」他主張重新協商,意在控制各國赤字的歐盟財政協定。德國總理梅克爾隔天就給他碰個軟釘子,她說:「德國,以及我個人,認為財政協定沒得商量。」她並敦促希臘新任領導者堅持到底,努力達成先前達成的紓困協議,切勿半途而廢。
德國的保守執政聯盟更板起面孔警告歐蘭德,他承諾終結撙節,但德國人可不打算幫這承諾埋單。梅克爾的保守執政聯盟國會黨團主席考達說:「德國不會資助法國的選舉承諾。」
歐蘭德花了一整天與幕僚密談,討論應如何向梅克爾提出「歐洲經濟成長優先」。歐蘭德16日將首度與梅克爾會面,討論攸關歐盟和歐元區的法德夥伴關係。


歐盟執委會宣布,10日將提撥最新一筆貸款給希臘,但其餘款項將視希臘政局發展而定。執委會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雙雙表示,希臘新政府誕生後,將重新審核該國接受紓困的資格。
歐元區財長今年3月批准希臘第2套紓困方案,預定10日發放的52億歐元是目前的最後一筆緊急貸款。
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芮恩8日說,在發放更多貸款前,雅典當局必須完成歐盟、IMF和歐洲央行(ECB)等三方代表團(troika)規定的任務。
三方代表團每季都得檢視希臘執行財政撙節等政策的進展,做為該國能否取得更多紓困金的條件。
希臘國會大選6日落幕後,一名歐盟執委會委員表示,他「希望也預期」希臘能遵守撙節預算的規定,以換取6月預定提撥的新貸款。IMF也說:「我們期待和希臘的新政府接洽。」


德國3月工業生產強勁反彈,一改前月的疲弱狀態,為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可望躲過衰退增添憑證。經濟部8日公布,3月工業生產比前月躍增2.8%,遠高於預測的增長0.8%;經工作天數調整後,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成長1.6% 。2月工業生產的下滑幅度則從1.3%修正至0.3%。
經濟部指出,德國產業的前景「顯著改善」,逐漸擺脫2月時因天候因素造成的低迷,且產業活動「明顯」加速。營建業3月大幅成長30.7%,是工業生產躍增的主因。
另外,製造業產出成長1.5%,維持2月增長1.4%的上揚動力;其中資本財生產增加2%。對極為仰賴製造業和重機械出口的德國經濟來說是個好現象。


法國總統當選人歐蘭德接受法國媒體訪問,明確表達不滿英國拒絕加入歐元,對歐元的命運漠不關心,並批評英國政府強力保護金融業、排拒課徵金融交易稅。
英國每日郵報轉述了他的談話,同時在報導中反嗆說,歐蘭德主張終結撙節措施,加上希臘政局紛亂,讓歐洲「再次陷入危機」。
歐蘭德7日接受新聞網站專訪時說,英國不僅不關心歐元區的經濟,對金融業也十分保護,英國中央銀行可以直接介入印鈔票,拯救英國的經濟。
他說,英國為了金融業的利益,拒絕新的金融法規,不願接受歐洲規劃的金融交易稅。


西班牙Bankia銀行的紓困案金額可能高達數十億歐元。西班牙總理拉霍伊7日說,政府可能對銀行體系挹注公共資金,以提振放款和經濟。
歐蘭德在競選期間稱金融是「最大的敵人」,承諾迫使銀行業零售和投機業務分家、對所有交易課稅、並提高銀行利潤稅率15%。
協助蘇黎世Swisscanto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模600億美元資產的布蘭多說:「我擔心隨著歐蘭德上台,銀行業會再度受到打壓。」


豐田汽車公司9日公布全年度財測,預估今年度獲利可望攀至5年新高,超越通用汽車(GM)今年的獲利表現,反映這家亞洲最大汽車製造商營運已從天災和召修事件恢復。
彭博訪調分析師平均預估,豐田至2013年3月止的今年度淨利可望達到8,177億日圓(100億美元),是上年度的3倍,也高於通用汽車本年度的預估獲利。預估營收可望成長12%至20.8兆日圓,在所有汽車製造商中居冠。


香港已有多宗包含人民幣的銀行貸款,但都是多幣種貸款;離岸市場一天傳出兩件「純」人民幣銀行貸款,代表市場對人民幣流動性信心增強。
香港東方日報報導,統一中國本次籌組的貸款為3年期,該聯貸案係由新加坡大華銀行及滙豐銀行共同承作。
貸款利率為滙豐與中銀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拆息平均數加150個基點。本周一,滙豐及中銀香港的一個月的離岸人民幣拆息分別為2.1厘及2.2厘。
亞太區貸款市場公會副主席溫兆華稱,統一中國以香港2間發鈔行的人民幣拆息平均價作定價基準,是市場的一個新嘗試,也是香港朝正式推出香港離岸人民幣同業拆息定盤價(CNH Hibor fixing)的重要里程碑。


大陸對人民幣資金跨境流動一直嚴格管控,以致於中資企業直接從境外銀行借入人民幣並使人民幣回流大陸的能力受限;「純」離岸人民幣銀行貸款出現,代表人民幣跨境流動的配套方案或逐漸完善,人民幣又朝國際化邁出一步。
華爾街日報報導,去年底,大陸政府開始允許大陸非金融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但截至目前,已曝光的人民幣銀行貸款寥若晨星,即使有,也是多幣別貸款,而且人民幣占整體貸款的比重極低。
離岸市場的人民幣貸款不盛,與離岸人民幣資金回流大陸境內的機制未建立有關;例如,海外籌得的人民幣資金,到底是以長期外債還是短期外債的形式匯回大陸。因擔心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入,大陸監管部門一直限制將人民幣以長期外債的方式匯回。


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台,昨(8)日正式啟動實體交易,業內高層表示,期望該平台未來能達到年交易量1億公噸以上,以具體實現交易功能。
該平台力攬全球3大礦商加盟後,更受到世人矚目。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導,截至昨日,該平台已有3筆成交,共計24.2萬公噸的礦石成交,其中1筆16.5萬公噸,成交價格為每公噸145美元(約新台幣4,253元),比去年120美元(約新台幣3,519元)的水準稍高一些,處於較平穩狀態。


出口不理想,前經建會主委、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昨(8)日表示,台商在大陸以加工出口為主的競爭力正大幅衰退,影響對大陸出口表現。目前當務之急趕快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尤其與大陸的商品貿易協定須儘快完成,為短期較有效藥方。陳添枝指出,亞洲國家4月出口表現都不好,南韓、新加坡同樣面臨衰退,但台灣衰退最嚴重,一方面美國市場衰退,另一方面大陸市場的衰退,特別是台商利用大陸進行加工出口的衰退,供應大陸台商原物料的台灣,出口衰退問題就比南韓厲害。
4月出口市場情況,資通訊產品出口美國大減62.8%,陳添枝說,原本在美國市場吃香的宏達電,今年第一季沒那麼好,這個警訊告訴我們,出口衰退不只景氣關係,而是出口競爭力的下滑,是必須注意的問題。
中日韓5月12日將就自由貿易協定(FTA)展開三方部長級會談,台灣機械產品出口面臨沉重壓力,機器公會昨(8)日公布,今年前四月機械出口產品較去年同期衰退0.9%,主要是因出口中國大陸衰退二成拖累。


鴻海昨天發出活動通知,預告中國總部將在10日上午舉行動土儀式,地點位在上海市最精華的浦東陸家嘴金融區,展現鴻海身為全球最大科技設計製造代工廠(ODM)的氣勢。
鴻海發言人邢治平昨天表示,鴻海中國總部將是一棟新穎的智慧型大樓,會引進最先進的國際水準環保節能技術,預定2015年完工,將成為鴻海集團在大陸的營運中心,以及在長江三角洲的研發中心及電子商務中心。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後將被迫與法國總統當選人歐蘭德建立共識。分析家指出,儘管梅克爾力挺歐蘭德的對手沙克吉,但在沙克吉落選後,德國輿論開始把梅克爾與歐蘭德湊成對,看好「梅克蘭德」(Merkhollande)同盟,甚至說,比起沙克吉,歐蘭德的個性與作風與梅克爾更合得來,兩人應該比原本的預期還要和諧融洽。梅克爾與沙克吉並肩對抗歐元區危機,建立的情誼緊密到被媒體封為為「梅克吉」(Merkozy)雙人組。梅克爾甚至曾表示願意在法國為沙克吉助選。


法國、希臘選民雙雙用選票對國際社會所要求痛苦的財政緊縮措施說不,亞洲、美國股市下跌,國際油價挫跌到四個多月來的低點,商品今年來漲幅幾乎回吐殆盡;歐股則因德國工廠訂單報喜,翻紅強彈1.6%。法國出現近20年來第一個社會黨總統,先前同意用財政緊縮換取國際紓困的希臘兩大執政黨在國會選舉中慘敗,顯示歐洲人愈來愈無法忍受為修補危機所推動的撙節方針。美股三大指數7日盤初在平盤附近遊走;稍早亞洲股市大跌,日股重挫2.8%至三個月最低,台灣、香港、澳洲均跌逾2%。
在歐洲選舉和美國經濟兩大利空夾擊下,紐約西德州輕原油6月期貨最多跌3.2%至每桶95.34美元,創去年12月至今盤中新低;倫敦布侖特原油一度下跌2.5%至每桶110.34美元。商品連續第四天下跌,追蹤24種原物料的標普GSCI指數最多跌1.3%,處於去年12月底至今最低水準,今年來漲幅幾乎吐完。


希臘6日的國會選舉撼動了原來的政治版圖,超過五成希臘選民不滿財政緊縮措施讓經濟陷入困境,將票投給反對撙節的政黨,原本執政的兩大黨新民主黨和泛希臘社會運動黨合計未能取得過半席次,不論組成聯合政府或要繼續推動撙節措施,可能都難如登天,使歐債危機再添變數,震撼歐元區和金融市場。
根據已開出的99%選票,新民主黨在這次選後是第一大黨,但得票率僅18.9%,獲108席。社會黨淪為第三大黨,得票率13.2%,獲41席。兩黨主宰希臘政壇已數十年,現在雖合計獲得149席,但要在300席的國會中取得絕對多數卻還差兩席,勢必要說服敵對政黨。
激進左派聯盟(Syriza)成為第二大黨,得票率16.76%,獲52席。


希臘選民轉向支持反紓困的政黨,使原先贊成紓困的執政聯盟保不住國會多數席次,政壇陷入僵局,外界擔心希臘未來能否履行紓困條件,進而退出歐元區,甚至波及其他成員國,把歐元區再推向危機模式。選舉結果可能意味希臘歐元區成員資格即將告終,因為債權人已反覆警告,除非希臘維持撙節現狀,否則將停止提供金援。
缺乏這筆資金的希臘將無法償還現有貸款,或無法支付國內薪水與退休金等基本開支,最後別無選擇重新使用舊幣德拉克馬,透過大幅貶值的方式擺脫危機。
花旗集團表示,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機率已自選前的50%提高至75%。



法國總統選舉與希臘國會大選出現變天的結果後,歐洲領袖紛紛發表提振經濟成長的談話,凸顯歐洲政策風向轉變的跡象。
義大利總理蒙提6日晚間發表聲明說:「法國和希臘的選舉結果促使歐洲開始反省政策。」蒙提是在與包括歐盟理事會主席范宏畢,和英國首相等歐洲領袖會談後,發表上述談話。
蒙提說:「負責任的公共財政仍然是必要條件,但一定不足以達成主要目標:可以創造就業和導向社會公平的持續成長。」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說,他與歐蘭德有「共同的目標」,即尋找提振區域投資計畫的新方法,以便在政府持續控制赤字和減少債務負擔時,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巴羅索在6日晚上發表的聲明說:「在提振歐洲經濟以創造持續的成長上,我們顯然有共同的目標…我們現在必須把理念轉變成具體行動。」


法國總統大選確定變天,可能對歐盟國家解決歐債問題造成衝擊,國際市場對法國國家風險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加碼點數上升至198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國銀擔心很快就突破200點,大型銀行包括兆豐、國泰世華、中信等,都中止對歐盟市場增加金融資產投資,僅剩短天期的同業拆借與聯貸次級市場交易,且貨幣也以美元為主,減少歐元相關交易。
根據中央銀行資料顯示,去年12月底,國銀對歐洲的曝險金額為613.32億美元,占全體國銀跨國債權金額比重31.64%,此比重創下去年全年的最低紀錄。顯示國銀為趨吉避凶,持續降低對歐洲地區的曝險。  


受惠於歐元區外的需求強勁,德國3月工廠訂單大幅成長2.2%,超越市場預期,持續展現歐洲最大經濟體面對歐債危機的韌性。德國經濟部7日公布,經季節和通膨調整後,3月工廠訂單較2月躍增2.2%,遠優於2月經修正後的成長0.6%,以及彭博資訊預估的成長0.5%。但經工作天數調整後,訂單較去年同期下滑1.3%。
面對歐債危機使歐元區需求趨緩,德國企業正轉往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企業信心上月攀至9個月高點,投資人信心也意外升至2年高點。
駐香港法國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巴德爾表示,這項數據是「非常正面的驚喜」,「數據顯示儘管歐元區面臨危機,德國仍受惠於國際貿易復甦而成長。」


日本銀行(央行)官員說,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計劃規範信用風險,可能妨礙日本的貨幣政策,對高品質主權債券的流動性產生「不利影響」。
日銀理事山本謙三在張貼於日銀網站一封致聯準會的信函中說,聯準會的單一交易對手信用限制,「可能對非美國的金融體系造成意料外的影響」。
這是日銀自去年12月以來,第2度對聯準會擬議的金融規範表達關切,也呼應高盛、摩根大通等民間業者的看法。聯準會想限制金融業者的交易對手風險,去年12月提案,打算限制資產至少5,000億美元的金融公司和其交易對手,信用風險不得超過10%,目的在於控制銀行或外國政府違約的傷害,避免再發生全球金融危機。
但這比美國金改法案規定的25%還嚴格,也因此引發美國大型金融機構不滿。
日本花旗全球市場公司信用市場部主管高橋說:「這只是日銀禮貌性的建議。日銀真正想告訴聯準會的意思是,別為日本的金融體系添麻煩。」他說,日銀可以更明白要求聯準會,把日本公債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主權債券排除在規定之外,就像美國公債一樣。


日本銀行(央行)會議紀錄顯示,東京當局持續施壓日銀,促該行加把勁終結長達10年的通貨緊縮。全球最大外匯交易商德意志銀行認為,日圓漲勢將止,今年底可能從目前的80日圓左右貶到82日圓兌1美元,低於先前預估的75日圓。
日銀7日公布的會議紀錄顯示,1名內閣府官員在上月9至10日的決策會議上表示,政府認為日銀應「立即」達成短期通膨升抵1%的目標,產生「實質可見的成果」。
另1名財務省官員則重申,政府和央行須持續聯手,對抗通縮。內閣府官員和財務省官員可列席日銀會議,擔任觀察員,但無投票權。
而日圓匯價走堅可能對日銀造成加碼貨幣寬鬆的壓力,日圓兌美元7日在紐約早盤最多漲0.25%至79.65日圓,日圓匯價自4月10日至今升值近2%。


印度共同基金管理的資產連續3季萎縮,並創下3年來新低紀錄,反映銀行體系的現金不足,以及央行升息等政策,使投資人減少投資。
根據印度共同基金協會(AMFI)資料,至3月底止,印度基金業所管理的資產降至3年來新低的6.65兆盧比(1,240.4億美元)。AMFI網站資料指出,印度共同基金連續三季萎縮也是2006年6月有紀錄以來首見。
AMFI追蹤4年來的銀行拆款利率,也就是銀行向同業收取的貸款利率,發現3月30日達15%,創2008年10月底來新高%,主要因為政府負債達新高、加上印度央行為打擊通膨而提高基準利率。


西班牙總理拉霍伊7日說,政府可能挹注公共資金到銀行體系,協助銀行業清理龐大可疑資產,以提振放款和經濟,暗示政策可能大轉彎。西班牙同日公布3月工業生產,創兩年來最大減幅。
拉霍伊接受電台媒體Onda Cero訪問時說,如果挹注公共資金到銀行體系,是恢復信用和挽救金融體系的必要之舉,那麼他不排除這麼做,但要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出手。西國政府已要求銀行業者提列540億歐元(700億美元)準備金,以因應與房地產有關的龐大問題資產,政府過去也已承諾不會提供資金給銀行業。



根據「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查」顯示,來自大陸國內外25家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預測,4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預測均值為3.4%,較統計局公布的3月水平(3.6%)有所放緩,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出現下降趨勢。
一財網報導,調查結果顯示,4月CPI增速預測均值和中位數為3.4%,其中,工銀瑞信等6家機構給出最大值3.5%,德意志銀行等6家機構給出最小值3.2%。大陸官方將在11日公布4 月CPI數據。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的反彈將比較明顯。做出上述判斷基於幾個原因:一是屆時全球經濟將回暖,包括歐洲經濟增長局面的穩定;二是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在降價銷售以及政府出台確保首套房購買者的措施影響下,逐漸穩定。


中韓兩國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後,中日韓自貿區也躍上檯面。大陸商務部7日宣布,第9次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將於5月12日在北京舉行,屆時,會就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等問題交換意見。

中韓5月2日在北京宣布正式啟動中韓自貿協定談判,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表明希望能在兩年內完成。南韓是台灣的主要經貿競爭夥伴,美韓自貿協定已生效,若再完成與中國的自貿協定,對台灣將構成嚴重挑戰。
另一方面,若中日韓自貿區順利推動,對被排除在東北亞經濟整合之外的台灣更是一大打擊。
不過,相較於中韓自貿協定談判出現具體進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則仍無時間表,部分原因在於南韓與日本也存在競爭關係。
先前傳出日本政府希望在今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宣布啟動三國自由貿易區談判,但曾參與中日韓自貿區聯合研究的早稻田大學教授浦田秀次郎日前受訪時說,機會不大。


太平洋SOGO百貨經營權之爭的發展,對遠東集團愈來愈不利,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7)日說,經濟部撤銷遠東增資、同意臨管人改選SOGO董監事,根本是在犧牲遠東,他宣布:「遠東關係企業將暫停一切在台投資。」據估計,遠東集團旗下遠東新、遠百及遠傳目前在國內仍有不少大型發展計畫,將有總計超過200億元投資案面臨停擺。
遠東集團昨日召開「遠東SOGO經營團隊記者會」,在徐旭東帶領下,包括太平洋SOGO董事長黃晴雯、太平洋SOGO總經理李光榮、太平洋SOGO行政總經理杜金森等7位高層主管共同出席。
遠東集團質疑,經濟部撤銷遠東增資、同意臨管人改選SOGO董監事,但太流公司臨管人裁定案,遠東仍在抗告之中;徐旭東更強調,SOGO百貨的結構之大,投資金額不止40億元,若如太流臨管人刊登廣告稱李恆隆為最大股東,等於認同太流的股本僅1,000萬元,「簡直是開玩笑的事情」。


財政部昨(7)日提出警告,長期來產品集中、市場集中的現象,已導致我國出口競爭力開始下滑;相較於亞鄰主要貿易國家累計出口維持成長,台灣4月出口持續衰減,累計今(101)年前4個月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4.7%。
財政部統計處強調,前4個月出、進口警訊不少。出口部分,先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主要市場,表現都不如預期;產品方面,前10大主力出口貨品有8項為負成長,衰退幅度最大的,首推智慧型手機等資訊及通信產品,減幅16.1%。至於進口,因國際經濟情勢不明,影響投資意願,資本設備進口已經連續10個月負成長,廠商投資趨於保守。
財政部並指出,4月除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減緩之外,台灣輸往美國的主力「資訊及通信產品」更大減62.8%,導致4月單月出口僅255.4億元美元,與上(3)月相較衰減3%,年減幅度則達6.4%。


台灣前4月累計出口為衰退,在亞鄰各國中表現最差,追究原因,矛頭都指向出口產品和市場的集中性。其實,除了台灣經濟最重要的成長引擎出了問題,經濟結構的轉型更是迫在眉睫。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日前指出,經濟結構的失衡,正是台灣經濟目前最關鍵的問題。經濟成長的3個驅動力,分別是民間消費、固定投資與外貿,但2000年後,民間消費與固定投資逐漸熄火,外貿一枝獨秀,比重愈來愈大。
台灣長期來就是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國際經濟情勢良好時,這樣的結構可以讓台灣吃香喝辣。但是過度依賴這個獨大的成長引擎,2008年全球經濟環境丕變、發生金融海嘯時,就受到嚴重衝擊,台灣經濟一度轉為負成長。
為了讓台灣經濟結構趨於正常化,經建會主張把民間消費和固定投資驅動力找回來。但這只處理了第一個失衡;處理產業結構失衡一樣重要,製造業比重低,貢獻卻將近五成,且出口產品多集中在幾個產業,風險度更高。


油電雙漲,民怨四起,不過,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僅百分之一點四四;立委批評,「這數字跟人民的感受差很大」!
對於物價指數和民眾抱怨「漲翻天」的感受大不同,主計總處官員昨天解釋,其實民眾感受較深的物價項目有漲也有跌;可是,物價指數是總體概念,漲跌互抵,平均後的物價上漲率仍相對緩和。
官員分析,四月上漲較多的物價是蔬菜、燃氣、國外旅遊團費、成衣、水產品、乳類、蛋類、穀類等。


法國選舉「變天」,歐債危機風聲再起,引爆新一波外資狂逃風潮,昨天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爆量走貶,終場以29.382元收盤,貶值1.02角,成交量也擴大至15.85億美元。
匯銀人士表示,昨天外資在台股大賣176.82億元後,大舉匯出超過2億美元,台幣一度貶破29.4元,最低至29.409元,貶值1.29角。
大型銀行交易員分析,隨法國選舉結果「變天」,加上市場憂心希臘大選也不樂觀,引爆新一波歐債危機聯想;昨天美元應聲強彈,歐元則暴跌,盤中一度貶破1歐元兌1.3美元大關,最低至1.2955美元左右,其餘包括台幣、韓元、新幣及人民幣全面挫低。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美就業不佳 經濟罩烏雲

美國4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幅不如預期,失業率則因勞動力減少而意外下滑。市場愈來愈擔心這個最大經濟體的成長可能失速

美國勞工部公布,4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1.5萬人,是6個月來最小增幅,不如上個月經修正後的增加15.4萬人及市場預期的增加17萬人。民間企業仍扮演支撐非農就業成長的主力,4月共增聘13萬人;每周平均工時持平在34.5個小時

勞工部同時上修2月和3月的非農就業人口,總計較初估值多出5.3萬人。這代表過去6個月來平均增加19.7萬個工作機會,接近市場原先預估4月會有的增幅。

根據勞工部另一份針對家庭的調查,4月失業率降至3年來最低的8.1%,優於市場預估的持平在8.2%,但這主要是因求職者脫離勞動力所致。



圖/經濟日報提供
 


2.歐元區 4月PMI大幅下跌

Markit經濟公司公布,歐元區4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跌至46.7,不如3月的49.1,下跌幅度為去年10月來最大,且低於原估的47.4,持續處在象徵景氣榮枯分水嶺的50以下。

歐元區不斷加劇的債務危機已迫使西班牙到義大利等國加速削減支出,去年第4季歐元區出現經濟衰退後,可能在今年第1季持續衰退。

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3日表示,經濟前景已變得「更加不確定」,央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1%不變後,已對進一步寬鬆保持開放選項。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表示,歐元區4月經濟萎縮幅度季比可能達0.5%,導致連續3季經濟成長下滑。


3.澳洲 下修今年GDP至3%

澳洲央行(RBA)4日調降經濟成長與通膨預測,原因是就業市場與房市疲軟抑制物價漲勢,以及全球動盪與澳元匯率強勁使出口不振。市場預期澳洲央行將進一步降息,澳元匯率本周來重貶2%,貶幅為今年來最大。

澳洲央行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低於前估的3.5%;消費者物價將上漲2.5%,低於前估的3%;預估通膨率為2.25%,低於前估的2.75%。

澳洲央行4日發表季度貨幣政策聲明表示:「就業市場環境迄今依舊疲軟,礦業與部分服務業就業人數大幅增加,抵消製造業、餐旅業與零售業就業人數的減少。房屋營建短期內不可能復甦。」

澳洲央行指出,出口成長疲軟是經濟表現不如預期主因,澳元匯率看漲拖累製造業與其他產業,歐債問題使全球經濟不振也衝擊澳洲出口。此外,歷經2011年水災的澳洲煤礦與農地復甦速度亦不如預期。

澳洲央行下修成長與通膨預測,也反映歐洲再度面臨動盪局勢所衍生的風險。歐元區目前實施撙節措施以遏止債務危機,卻導致經濟重陷衰退。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本周將基準利率調降2碼至3.75%,降至兩年來最低水準。彭博資料顯示,交易員押注央行6月再降息1碼的機率達73%

穆迪分析經濟學家艾嘉兒說:「全球局勢持續對澳洲的展望造成顯著負面風險。澳洲央行未預料到非礦業產業會如此疲弱。」

因預期澳洲央行將進一步降息至歷史低點,澳元兌美元4日盤中貶值0.2%至1澳元兌1.0241美元,一周來貶值2.2%,為去年12月16日來最大單周貶幅;今年來貶值1.6%,在彭博相關加權指數追蹤的10個已開發國家貨幣中表現倒數第3,僅勝過日圓與美元。


4.紐約油價 跌破100美元
紐約油價4日早盤跌破每桶100美元大關,是今年2月來首見,反映美國就業數據不佳及美國原油庫存升至21年來高點。

此外,據美國能源部2日公布的報告,在截至4月27日止的1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84萬桶至3.76億桶,國內產量每天增加8,000桶至612萬桶,創1999年11月以來新高,每日燃油需求下滑1.1%至1,850萬桶。

就業數據不佳加上原油庫存過多,紐約原油6月期貨4日盤中跌3.2%至99.28美元,倫敦布侖特原油下跌2.5%至113.14美元。布侖特油價本周跌逾4%,創去年12月18日來最大周跌幅;紐約油價一周來跌逾2.7%,周跌幅1個月來最大。



5.日因應核廠停機 天然氣進口大增

為因應核電廠停機,日本正瘋狂且不計成本地搜羅石油及天然氣等碳基燃料。來自12個國家的油輪每周都湧進日本各大港口,卸載凍液化天然氣。日本官員也絡繹於中東各國,要求增加對日本供油。日本一家公司並在澳洲外海投資興建一條天然氣管,以加強對日本輸送天然氣。

近月來日本為彌補核電的供給缺口,大量進口天然氣、石油及重燃油,比災前增加達15-30%。尤其是液化天然氣,既便宜又低汙染。

據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指出,核電廠完全停機後,今年日本GDP將僅成長0.1%,夏天時電力將短缺12%,迫使工廠減產,並進一步鼓勵企業移往海外。日本將再度陷入貿易逆差,估計今年為570億美元;其中碳基燃料進口額將達21.1兆美元,占總進口的30%。

為了確保天然氣的進口,日本Inpex能源公司今年一月簽下從澳洲鋪設天然氣管線到日本的合約(340億美元);天然氣將從達爾文港外海的深海中抽取,急凍為液態,再輸往日本。五年後內日本每年將取得600萬公噸以上的天然氣,約合日本目前一個月的消費量。



6.日本搶劃近本土面積大陸架 中韓抗議

【朝鮮日報/駐東京特派記者車學峰/朝鮮日報中文網提供】

據日本媒體29日報導,日本政府日前宣佈,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認定沖之鳥礁為「島嶼」,而非岩礁,批准日本延伸大陸架的申請。日本獲准對31萬平方公里的大陸架具有開發權,其中包括沖之鳥礁周邊17萬平方公裡海域在內的4個海域。日本聲稱已獲得批准的大陸架總面積,相當於日本國土面積的82%。大陸架范圍即使超出專屬經濟區(EEZ),也有權對其海底資源進行開發。沖之鳥礁是漲潮時幾乎被淹沒於水下的珊瑚礁,因此中方和韓方不認可其為島嶼。但日本在沖之鳥礁建設人工島,據此設定200海裡海洋專屬經濟區,並主張專屬經濟區以外的大陸架也歸其所有。

 

 

對此,中國外交部通過官方網站反駁說:「不知道日方的說法有何依據。」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根據各國提交的資料,對地質進行勘查,決定專屬經濟區以外的大陸架是否為同一地質構造。就此,韓國國土海洋部一位相關人士表示:「事實上,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下屬的一個工作小組根據日方提交的地質勘查資料做出技術性判斷而已,並非劃定沖之鳥礁為島嶼還是岩礁,或是決定其擁有主權。」

而日本外務省及當地媒體卻誇張地宣稱,聯合國認可沖之鳥礁為本國領土,且已獲得法律約束力。日本網民紛紛讚揚稱,這是繼標記日本海之後的另一個外交成果。日本的領土面積排名世界第61位,但包括領海以及專屬經濟區等海域,則排名世界第6位,總面積約為44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朝鮮半島的約20倍。日本繼獨島之後,又將沖之鳥礁稱為自己的領土,為的是確保海洋資源。

日本絞盡腦汁企圖延伸海洋領土

沖之鳥礁是距離東京1740公里遠的珊瑚礁。南北長1.7公里,東西長4.5公里,漲潮時幾乎被淹沒於水下。因此,中國不承認沖之鳥礁是「島嶼」,也不承認日本以沖之鳥礁為定點劃定的方圓200海里的專屬經濟水域及周邊大陸架。

日本為了讓沖之鳥礁被認定為「島嶼」做了長期不懈的努力。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實施了混凝土護岸工程,以防止被淹沒,並安裝了觀測設備和無人燈塔。實際上這等於建造人工島,以防地球變暖導致珊瑚礁流失。據悉,當時工程費和維護費耗資300億日元。

沖之鳥礁在行政上屬於東京管轄區域。東京知事石原慎太郎一直在推進居民移住及發電站建設等,為獲得沖之鳥礁主權做努力。他2005年來到沖之鳥礁,設置了「日本最南端島嶼」的領土標誌,並播灑了魚苗。據悉,長期還計劃在沖之鳥礁修建跑道,同時打造海洋度假村的計劃也在進展之中。

中國和韓國堅決反對

日本政府2008年向聯合國提出申請,要求把沖之鳥礁海域等周邊7個海域的74萬平方公里認定為大陸架。但日本的根據很不充分。當時中國在意見書中說,沖之鳥礁是無人居住,也沒有任何經濟活動的的岩礁,對其主張主權並申請以此延伸大陸架毫無道理。

韓國和中國也持有同樣的立場。一位韓國專家表示:「由於周邊國家強烈反對,即使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也暫時不下最終結論的可能性很大。」中國外交部也強調說:「國際上的主流觀點並不支持日方的主張。」

專屬經濟區(EEZ)

專屬經濟區是指,沿海國在領海以外並連接領海,其寬度自領海基線量起不超過200海里(370公里)的具有特定法律制度的海域。在專屬經濟區內,沿海國享有自然資源及礦產資源的開發權。

大陸架

大陸架是指,沿海國領土自然延伸到海底的海床和底土,基本范圍是200海里(與專屬經濟區范圍相同)。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規定,若證明海底地殼和陸地屬同一地質構造,則最多擴展到350海里(約650公里),並有權開發其海底資源。



6.與日本爭千島群島 俄稱絕不放手

克里姆林宮高級消息人士向俄新社表示,沒有任何一位俄羅斯總統會把千島群島中的任何一個島嶼交給日本,消息人士還稱,東京錯過了解決領土問題的歷史性機會。

莫斯科與東京的關係長期以來由於所謂的「南千島群島問題」而蒙上陰影。日本認為四個島嶼--擇捉、國後、色丹和齒舞是本國領土,其依據是1855年俄日簽訂的雙邊貿易邊界條約。東京提出,返還這些島嶼是與俄羅斯簽訂和平條約的條件,自二戰結束以來這個條約一直未能簽署。

莫斯科立場是,二戰結束以後南千島群島列入蘇聯版圖,俄羅斯對其行使主權擁有相關的國際法手續,不容置疑。

當問到「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 1996年俄羅斯總統葉爾欽與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在克拉斯諾達爾會晤之後日本就錯過了解決領土問題的歷史性機會」,消息人士回答說:「我相信,俄羅斯任何總統任何時候都不會這麼做,不會再有任何歷史性機會」。

克拉斯諾達爾會晤之後媒體獲得消息稱,雙方達成秘密協議,將兩個有爭議的島嶼轉交給日本管理,但保留俄羅斯的行政管理機構。

消息人士還指出,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2010年的千島群島之行對日本當局具有「內科治療效果」。

他說:「我認為,他們將走(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同志的道路並認真改變自己的言詞」。

【2012/05/03 俄新網】


7.新台幣匯率貶值1.4分 收29.28元

受國際美元轉強影響,今天各主要貨幣呈貶值走勢,台幣全天都走升,但尾盤央行進場干預,台幣再走貶,終場以29.280收盤,貶值1.4分;台北外匯經紀商成交量則萎縮至5.54億美元。

隨著美元走強,今天歐元持續走軟,反轉走低,最低價在1歐元兌1.3127美元左右;日圓則持續在1美元兌80日圓上下狹幅整理,最高價在80.10日圓。

在韓元方面,今天韓元持續走穩,最低價在1美元兌1,130.30韓元附近;而新加坡幣則走軟,最低跌至1美元兌1.2440元附近波動。

 

中央銀行外匯局長林孫源昨天實證,這波外資匯入後,大部分資金都有投入股市,但仍有部分外資未依資金用途買股,已經被央行「請出去」。

匯銀人士透露,昨天外資小幅匯出數千萬美元,主因是某外資匯入後未依規定投入股市,疑似是匯進來炒匯的,在被央行盯上後,昨天已經「實現獲利」、反手匯出。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美零售報憂 服務業景氣淡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1個月來最少,但4月服務業景氣擴張幅度和零售銷售均不如預期,顯示在就業市場未能加速成長之際,服務業也很難加快復甦腳步。
4月21 日止的當周,連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5.3萬人至327.6 萬人

美國第1季勞工生產力下滑0.5%,顯示企業能從員工擠出的效率逼近極限。
ISM非製造業指數4月降至53.5,為4個月來最低,也低於市場預估。就業和工資增幅有限,加上房價仍受抑制,讓美國人更難擴大支出。
湯森路透追蹤的零售商4月同店銷售成長0.8%,增幅小於分析師預期的1.5%。


2.PIMCO總回報基金 規模新高

IMCO總回報基金4月吸金27億美元,連續4個月出現淨流入,也寫下今年來最大月流入金額紀錄。今年前4個月總回報基金已吸金44.18億美元,扭轉去年首度出現的年淨流出。PIMCO表示,總回報基金規模的成長要歸功於「全球各地投資人」。根據彭博資訊,今年來總回報基金報酬率達4.4%,表現超越98%的同業。4月投資人湧入債市,在美國經濟減速與歐債疑慮再起之際尋求避風港。

美國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僅2.2%,不如前季的3%。信評機構標普(S&P)日前調降西班牙主權債信評等,引發歐洲國家無力償債的疑慮。據PIMCO網站,1年多前出清美債的葛洛斯已扭轉美債立場,迄1月底增持美債比重至38%,並在3月底止減持美債部位至32%,同時並增持房貸債券至53%,押注聯準會將擴大寬鬆政策。

 

美國銀行美林公司的數據顯示,4月從澳洲公債、美國國庫券到全球垃圾債券的固定收益資產包括再投資利息的報酬率為0.7%。根據彭博資訊,全球債市4月成市場上唯一有正報酬投資標的,為2008年來首見;同期MSCI AC世界指數下跌1.1%

 

3.國際糧價回跌 黃豆玉米仍看漲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3日指出,今年全世界糧食價格於第一季上漲之後,4月已開始回跌。儘管今年世界穀物收穫量預估將創新高,但由於需求強勁,加上庫存偏低,可能造成雜糧類穀物及黃豆的供給吃緊,糧價還是下不來。

去年2月達到歷史高峰的糧價所引發的民怨,對阿拉伯之春有推波助瀾的效果,下半年雖然回落,但到今年元月又告回升。FAO依據穀物、油籽、畜產、肉類及砂糖等農糧產品的價格變化所編製的糧價指數,於3月達到217點高峰,4月降到214點。

其中黃豆價格漲到2008年7月來的高點,植物油亦上漲,但玉米、小麥及砂糖價格下跌。但經濟學家表示,黃豆可能進一步上揚,並帶動玉米價格上漲。

FAO資深經濟學家兼穀物分析師阿巴辛表示:「未來幾個月糧價很可能繼續承受下跌壓力。」FAO月報中亦指出,糧價指數似乎已在214點附近穩住。

世界銀行上周曾指出,石油價格上漲,亞洲糧食需求增加,而且氣候惡劣,持續推高糧價。

造成近月來國際穀價走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持續買進美國黃豆期貨。FAO並指出,油籽價格由於供給吃緊,支撐尤其堅實。

至於小麥,FAO將今年全球產量預估由6.9億公噸調低為6.75億公噸,主因烏克蘭、中國大陸及歐盟的產量下降。

 

4.中美對話

 

5.人行逆回購 實質寬鬆來了

大陸央行於網站上公告,昨日進行人民幣6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3.53%。
此次逆回購操作的背景,可能與4月銀行存款流失嚴重,銀行信貸投放能力不足有關
因而,市場解讀,央行此時進行逆回購操作,預示貨幣政策已進入實質性寬鬆階段。

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人民幣520億元(新台幣2,414.8億元),央行未實施正回購亦無央票發行。按此計算,本周實現淨投放人民幣1,170億元(新台幣5,433.2億元)。

逆回購是大陸央行貨幣政策中的公開操作方式之一。係大陸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

 

逆回購是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

 

簡言之,逆回購即央行主動借出資金,由於逆回購向市場釋出資金,對股市是利多消息。



6.陸非製造業PMI 上月小跌

4月大陸非製造業PMI指數為56.1,比上月回落1.9個百分點,雖然稍微下滑,但仍處高位,4 月非製造業的經濟活動仍然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房地產業新訂單指數為 46.5,繼續位於臨界點以下。


7.兩岸貨幣清算 拚月底達陣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正在菲律賓馬尼拉參與亞銀年會,將乘機與大陸財經官員溝通交流。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簽署在即,兩岸財經官員將把握機會、儘速達成協議,最快5月底就能水到渠成。

 

一旦兩岸簽訂貨幣清算協議,確定人民幣資金出路,本國銀行就能開設人民幣存款帳戶,兩岸廠商貿易結算也可採用人民幣,好處多多。

 

據悉,前央行副總裁周阿定退休後,由央行資深副總裁楊金龍主掌外匯業務,若兩岸貨幣清算達成協議,預計將由他出面與對岸簽署協定

 

對於兩岸貨幣清算談判進度,央行官員昨(3)日低調表示,兩岸仍持續溝通中,若有重大進展,一定會發布新聞稿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

 

銀行主管指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須符合平等互惠原則,若兩家陸銀在台分行5月中獲准開業,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即已呼之欲出,最快在5月下旬就能簽訂

 

彭淮南曾公開表示,兩岸氣氛還算良好,「希望在上半年、至少在暑假以前」,就能簽署貨幣清算機制。

 

8.中日韓 相互加碼債市

協及中日韓官員在亞洲開發銀行馬尼拉年會結束後發布的聯合公報中指出,擴大《清邁倡議》規模是加強地區金融安全網及促進地區經濟可持續增長。

《清邁倡議》是防範流動性危機、加強地區金融安全網的外匯基金,規模擴大一倍至2,400億美元將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保障。

東協及中日韓財政部長還同意,提高成員國在沒有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救助情況下,可動用的基金配額上限提高至 30%,並在形勢需要且進行審議的情況下,到2014年將配額上限提高至 40%。在現行框架下,一國最高只能動用其配額的20%。

《清邁倡議》是東協及中日韓三國之間的一項多邊貨幣互換協議。此前,大陸和日本分別承諾貢獻現有 1,200億美元基金資源的三分之一左右,韓國出資160億美元,東協國家則承諾聯合出資200億美元。



9.雙率雙升近尾聲 台幣升勢趨緩

 

油電雙漲引爆通膨預期心理,為抑制物價上漲,央行自3下旬起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引導短期指標利率(金融業拆款利率)走高,金融業拆款平均利率自3月下旬的0.399%左右,快速拉升到昨天的0.511%。

 

在台幣匯率方面,昨天台幣在央行尾盤再度進場干預之下,終場以29.266元收盤,貶值2.6分。

 

為抑制通膨預期心理,央行過去半個多月以來,積極透過拉高短期利率(央行心目中的指標利率)方式,引導市場利率走高。不過,金融界人士指出,在電價改採分段調漲後,昨天央行雖將代收拉高到0.5%,但只比前1個交易日微幅調升0.001個百分點;與過去連續14個交易日、每天上調代收利率0.003個百分點比較,顯示央行開始放緩引導利率上揚步伐。

 

匯銀人士分析,隨著國際原物料價格已回檔,加上台幣短線升幅已大,近日央行進場阻升台幣,並守在29.2元以上價位來看,顯示這波台幣升勢已近尾聲。

 

10.台積28奈米 效能再進化

 

台積電昨(3)日宣布採用28奈米高效能製程生產的安謀Corte-A9雙核心處理器測試晶片在常態下的處理速度高達3.1GHz,是40奈米的兩倍,代表台積電更能廣泛支援網通、平板電腦及消費性行動電子產品應用,在行動裝置市場繼續取得領先地位。

 

台積電旗下28奈米主要大客戶包括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等,近期推出的行動裝置平台均採用ARM的Cortex-A15雙核心處理器,這是Cortex-A9的下一世代產品。

台積電目前是全球市場唯一一家28奈米的晶圓代工供應商,28 奈米占第1季營收5%,預計到年底可提高到20%。

 

11.OBU人民幣存款 飆增161倍

 

中央銀行首度公布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人民幣存款餘額,截至3月底達人民幣114.73億元(約新台幣532億元),較去年8月底的人民幣7,068萬元,逾半年來大幅飆漲161倍。

 

中央銀行昨(3)日公布OBU業務概況。截至3月底,OBU資產總額為1,564.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308.2億美元(或24.5%),續創新高紀錄。央行分析,OBU資產總額節節高升,主因去年7月開放OBU開辦人民幣業務,海外台商人民幣存款出現大移轉。

 

央行資料顯示,金管會去年7月21日開辦後,8月底人民幣存款餘額還在7,068萬元,隨後逐月暴增,至今年3月底止,餘額已大幅擴增至人民幣114.73億元。聽聞此消息的行庫主管相當訝異,還一再追問:「單位確定是人民幣沒錯嗎?會不會是新台幣?」

 

央行外匯局行務委員宋秋來指出,OBU人民幣存款絕大多數與台商貿易行為有關,因為在大陸當地做生意的出口商,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收取貨款後便存放人民幣帳戶裡,進而使人民幣存款餘額上漲。

 

宋秋來認為,台商在中國大陸做生意,若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就可規避匯兌風險。不過,若台商還和美國、歐洲等地往來,就不一定能夠規避匯率風險。至於辦理貿易結算,要選擇什麼樣的貨幣最有利,企業自己會評估。

 

目前除人民幣外,貿易商也可使用美元、歐元等外幣辦理結算,銀行主管說,人民幣存款一枝獨秀,顯示台商鍾情人民幣,除貿易結算的需求,也與預期人民幣匯率升值有關。

 

宋秋來表示,銀行收取台商的人民幣存款後,資金去化管道主要為轉存或拆放給香港的銀行同業。據悉,大陸中銀給予香港中銀的人民幣存款利率,年息約0.72%,香港的中銀給予其他的參加行,如台銀香港分行的利率為0.629%。


12.澳元存款利率 失守3%大關

澳洲中央銀行大動作降息,具有高息光環的澳元存款利率跟著溜滑梯,各天期存款利率失守3%大關。
澳洲央行此次降息只是序曲,為刺激經濟,未來仍有降息機會。外銀預估,澳洲央行將在5月和6月再降息1碼。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