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8日在成都閉幕。論壇期間,與會者圍繞大陸「十二五」規劃與台灣「黃金十年」藍圖、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施與促進兩 岸經濟發展、兩岸文教合作與青年交流3項議題,展開研討。其中「黃金十年」對接「十二五」規劃,共謀兩岸戰略性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學者普遍關注的 焦點。

  「黃金十年」離不開大陸發展

  2011年是大陸「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台灣當局也在2011年元旦正式宣佈,台灣中長期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正式起跑,其時間點恰與大陸「十 二五」規劃起點重合。大陸「十二五」規劃為兩岸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兩岸經濟合作的重點領域和主要內容,為兩岸産業對接和提升兩岸經濟競爭力,帶來 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對此有島內人士提出,「黃金十年」離開「十二五」規劃便沒有著力點,難以實現。

  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説,大陸首次將兩岸關係納入「十二五」規劃,意義重大,沒有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和兩岸和平紅利的共享,「黃金十年」就不可能實現。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顧瑩華表示,台灣「黃金十年」與大陸密不可分,台灣有必要充分掌握兩岸經濟合作的契機,才能達成「黃金十年」的發展目標與願景。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張冠華提出,迎接「十二五」機遇,台灣應著眼于全球産業發展趨勢與兩岸産業轉型升級方向,充分利用大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擴大內需的機遇,逐步改變過去的産業方式,逐步向「兩岸合作、共同創造、全球銷售」的新方式轉變。特別是兩岸在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的合作,或可成為下一階段的重點。

  兩岸産業合作仍需循序漸進

  全面落實ECFA,將大力促進兩岸經濟繁榮、增進兩岸人民福祉。
  台灣政大社科學院副院長莊弈琦指出,大陸「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化服務業,與台灣中長期經濟發展構想中所規劃的六大新興産業、四大智慧産業和十大戰略性服務業,有許多共通之處,如綠色能源、電動車、雲計算、物流服務等,兩岸可以進行互補性合作。最重要的是,兩岸規劃藍圖中,都把彼此間的經濟合作作為重要內容。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大年指出,ECFA簽署後,對兩岸産業合作要有清晰的定位,才能深化貨品和服務業貿易開放效益,進一步創造雙贏的格局。他 説,目前兩岸都處在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所以,産業合作的空間十分寬廣。ECFA無疑是促成兩岸經濟轉型最佳的催化劑,雙方尤其是台灣方面,理應以此為契 機,利用産業合作,作為提振經濟的助力。
  放眼兩岸産業戰略合作,既有時間上的急迫,也要有循序漸進的穩妥。張冠華認為,推動兩岸産業合理佈局,應本著先易後難、先局部再整體,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胡當場指示,「要用最快速度研究解決」。吳透露,兩岸航空協會代表,即將在下周討論在二線城市增班的議題。胡錦濤並且承諾,陸客赴台個人遊六月底前成行。

目前兩岸航線共三百七十個航班,希望大陸考慮增加,尤其在大陸高鐵陸續通車後,一些航班被高鐵取代,希望能成為兩岸航班。胡錦濤立即指示,要大陸有關部門用最快速度研究解決。

吳伯雄向胡錦濤表示,兩岸投資保障協議方面,台灣非常重視,這次列入十九點共同建議,是國民黨方面堅持要加入,且列入人身安全。胡則表示,大陸一向重視台商的人身保護和財產安全。吳伯雄透露,下次江陳會,兩岸將簽署兩岸投保協議。



1、以大陸「十二五」規劃與台灣中長期經濟發展構想(黃金十年)為契機,積極落實ECFA,擴大兩岸經濟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完善合作機制,促進共同發展和繁榮。

  2、完善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確保ECFA早期收穫計劃順利、有效實施。考量雙方的實際情況,積極推動後續商談,按照平等互惠、循序漸進的原則,商簽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等後續協議,逐步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

  3、因應經濟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持續發展,兩岸應繼續加強合作,研討共同參與華人經濟區及連接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可行性,提升應對國際競爭和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

  4、加強核電安全交流與合作。支持兩會將核電安全納入商談議題。推動兩岸建立核電安全信息通報機制,加強兩岸核電安全專業機構合作,針對核電事故應急管理與安全技術進行深入交流,提高兩岸核電安全水平,共同預防核電事故。

  5、深化兩岸産業合作。合力建構完整的産業鏈與價值鏈,推動創新、品牌、行銷、通路等交流合作。加速産業標準合作,發展産品之相互認證機制,共同推進 産業標準的研究與制定,共同開發國際市場。推動兩岸新興産業研發合作。加強現代服務業交流合作,探索科技服務業的培育和創新模式。
  6、深化兩岸金融業合作。加強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共同維護兩岸金融市場穩定。依互利互惠原則,務實推動兩岸互設金融機構,積極為雙方金融業準入提供便利。推動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

  7、鼓勵兩岸中小企業加強合作。建立兩岸中小企業交流合作平台,擴大中小企業參與兩岸經貿合作領域,協助中小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增強其應對市場競爭和適應技術變革的能力。

  8、深化兩岸農業合作交流。鼓勵兩岸農業界共同推進兩岸農業科技經營創新,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共同努力建立暢通、有序、常態的兩 岸農産品貿易渠道。加強兩岸在農業智慧財産權保護、農産品商標及品種權保護、食品安全、檢驗檢疫等方面的合作,逐步解決兩岸農産品貿易的相關問題。

  9、推進兩岸雙向投資。共同營造有助兩岸資源互補、産業合作的投資環境,逐步減少相互投資限制,以利雙方企業在兩岸進行合理佈局,共同開拓全球商機。

  10、儘快商簽兩岸投保協議。充分發揮既有平台和機制的作用,妥善解決台商關切的問題,切實保障台商合法權益及其人身安全。

  11、加強對大陸台資企業的輔導和扶持。協助台資企業利用大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內需市場機遇,把握ECFA實施的有利時機,調整發展策略和市場 佈局,實現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鼓勵和支持兩岸有關方面舉辦形式多樣的台灣名品展,擴大台資企業産品內需市場的銷售通路。支持台灣民眾在大陸創業,並提供 就業便利。


  12、構建兩岸交流合作新平台。鼓勵兩岸企業共同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以及重慶兩江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等大陸新經濟區的開發與合作。

  13、推動建立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機制。繼續創造各種有利條件,逐步擴大兩岸文化交流規模,促成文化信息交流管道的多元化,實現兩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與常態化。鼓勵兩岸民間團體開展文化交流,深化兩岸在文化創作、研究、推廣等領域的合作。

  14、繼續推動兩岸文化産業交流與合作。擴大兩岸出版物貿易、版權貿易及影視業合作,加強技術合作與項目合作,共同開拓海外華文市場,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拓展交流合作管道,加強業務往來和溝通協調,並探討市場準入與通路議題,增強兩岸文化産業實力。

  15、落實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強化協處機制,共同防止搶注及打擊倣冒盜版等侵權行為。持續進行業務主管部門人員交流,提升兩岸智慧財産權的創新、運用、管理和保護水平。

  16、加強兩岸青年交流。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制度化,構建實質交流平台。鼓勵兩岸學校、青年團體建立聯絡及交流互訪機制。舉辦兩岸青年交流、寒暑假營隊活動,促成更多兩岸青年參與。

  17.支持兩岸青年就業創業與合作交流。鼓勵兩岸青年就職業生涯規劃與提高就業競爭能力相關議題進行交流座談,加強兩岸青年創業團體互訪交流,推動兩岸大專院校創業競賽活動與交流,培養兩岸青年的創新思維。

  18.深化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加強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兩岸青少年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辦學,鼓勵兩岸互設學生服務機構,促進兩岸教育事業共同發展。

  19.針對論壇達成的共同建議,積極推動與落實。
  以上是本論壇所達成的十九項「共同建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