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後將被迫與法國總統當選人歐蘭德建立共識。分析家指出,儘管梅克爾力挺歐蘭德的對手沙克吉,但在沙克吉落選後,德國輿論開始把梅克爾與歐蘭德湊成對,看好「梅克蘭德」(Merkhollande)同盟,甚至說,比起沙克吉,歐蘭德的個性與作風與梅克爾更合得來,兩人應該比原本的預期還要和諧融洽。梅克爾與沙克吉並肩對抗歐元區危機,建立的情誼緊密到被媒體封為為「梅克吉」(Merkozy)雙人組。梅克爾甚至曾表示願意在法國為沙克吉助選。


法國、希臘選民雙雙用選票對國際社會所要求痛苦的財政緊縮措施說不,亞洲、美國股市下跌,國際油價挫跌到四個多月來的低點,商品今年來漲幅幾乎回吐殆盡;歐股則因德國工廠訂單報喜,翻紅強彈1.6%。法國出現近20年來第一個社會黨總統,先前同意用財政緊縮換取國際紓困的希臘兩大執政黨在國會選舉中慘敗,顯示歐洲人愈來愈無法忍受為修補危機所推動的撙節方針。美股三大指數7日盤初在平盤附近遊走;稍早亞洲股市大跌,日股重挫2.8%至三個月最低,台灣、香港、澳洲均跌逾2%。
在歐洲選舉和美國經濟兩大利空夾擊下,紐約西德州輕原油6月期貨最多跌3.2%至每桶95.34美元,創去年12月至今盤中新低;倫敦布侖特原油一度下跌2.5%至每桶110.34美元。商品連續第四天下跌,追蹤24種原物料的標普GSCI指數最多跌1.3%,處於去年12月底至今最低水準,今年來漲幅幾乎吐完。


希臘6日的國會選舉撼動了原來的政治版圖,超過五成希臘選民不滿財政緊縮措施讓經濟陷入困境,將票投給反對撙節的政黨,原本執政的兩大黨新民主黨和泛希臘社會運動黨合計未能取得過半席次,不論組成聯合政府或要繼續推動撙節措施,可能都難如登天,使歐債危機再添變數,震撼歐元區和金融市場。
根據已開出的99%選票,新民主黨在這次選後是第一大黨,但得票率僅18.9%,獲108席。社會黨淪為第三大黨,得票率13.2%,獲41席。兩黨主宰希臘政壇已數十年,現在雖合計獲得149席,但要在300席的國會中取得絕對多數卻還差兩席,勢必要說服敵對政黨。
激進左派聯盟(Syriza)成為第二大黨,得票率16.76%,獲52席。


希臘選民轉向支持反紓困的政黨,使原先贊成紓困的執政聯盟保不住國會多數席次,政壇陷入僵局,外界擔心希臘未來能否履行紓困條件,進而退出歐元區,甚至波及其他成員國,把歐元區再推向危機模式。選舉結果可能意味希臘歐元區成員資格即將告終,因為債權人已反覆警告,除非希臘維持撙節現狀,否則將停止提供金援。
缺乏這筆資金的希臘將無法償還現有貸款,或無法支付國內薪水與退休金等基本開支,最後別無選擇重新使用舊幣德拉克馬,透過大幅貶值的方式擺脫危機。
花旗集團表示,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機率已自選前的50%提高至75%。



法國總統選舉與希臘國會大選出現變天的結果後,歐洲領袖紛紛發表提振經濟成長的談話,凸顯歐洲政策風向轉變的跡象。
義大利總理蒙提6日晚間發表聲明說:「法國和希臘的選舉結果促使歐洲開始反省政策。」蒙提是在與包括歐盟理事會主席范宏畢,和英國首相等歐洲領袖會談後,發表上述談話。
蒙提說:「負責任的公共財政仍然是必要條件,但一定不足以達成主要目標:可以創造就業和導向社會公平的持續成長。」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說,他與歐蘭德有「共同的目標」,即尋找提振區域投資計畫的新方法,以便在政府持續控制赤字和減少債務負擔時,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巴羅索在6日晚上發表的聲明說:「在提振歐洲經濟以創造持續的成長上,我們顯然有共同的目標…我們現在必須把理念轉變成具體行動。」


法國總統大選確定變天,可能對歐盟國家解決歐債問題造成衝擊,國際市場對法國國家風險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加碼點數上升至198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國銀擔心很快就突破200點,大型銀行包括兆豐、國泰世華、中信等,都中止對歐盟市場增加金融資產投資,僅剩短天期的同業拆借與聯貸次級市場交易,且貨幣也以美元為主,減少歐元相關交易。
根據中央銀行資料顯示,去年12月底,國銀對歐洲的曝險金額為613.32億美元,占全體國銀跨國債權金額比重31.64%,此比重創下去年全年的最低紀錄。顯示國銀為趨吉避凶,持續降低對歐洲地區的曝險。  


受惠於歐元區外的需求強勁,德國3月工廠訂單大幅成長2.2%,超越市場預期,持續展現歐洲最大經濟體面對歐債危機的韌性。德國經濟部7日公布,經季節和通膨調整後,3月工廠訂單較2月躍增2.2%,遠優於2月經修正後的成長0.6%,以及彭博資訊預估的成長0.5%。但經工作天數調整後,訂單較去年同期下滑1.3%。
面對歐債危機使歐元區需求趨緩,德國企業正轉往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企業信心上月攀至9個月高點,投資人信心也意外升至2年高點。
駐香港法國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巴德爾表示,這項數據是「非常正面的驚喜」,「數據顯示儘管歐元區面臨危機,德國仍受惠於國際貿易復甦而成長。」


日本銀行(央行)官員說,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計劃規範信用風險,可能妨礙日本的貨幣政策,對高品質主權債券的流動性產生「不利影響」。
日銀理事山本謙三在張貼於日銀網站一封致聯準會的信函中說,聯準會的單一交易對手信用限制,「可能對非美國的金融體系造成意料外的影響」。
這是日銀自去年12月以來,第2度對聯準會擬議的金融規範表達關切,也呼應高盛、摩根大通等民間業者的看法。聯準會想限制金融業者的交易對手風險,去年12月提案,打算限制資產至少5,000億美元的金融公司和其交易對手,信用風險不得超過10%,目的在於控制銀行或外國政府違約的傷害,避免再發生全球金融危機。
但這比美國金改法案規定的25%還嚴格,也因此引發美國大型金融機構不滿。
日本花旗全球市場公司信用市場部主管高橋說:「這只是日銀禮貌性的建議。日銀真正想告訴聯準會的意思是,別為日本的金融體系添麻煩。」他說,日銀可以更明白要求聯準會,把日本公債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主權債券排除在規定之外,就像美國公債一樣。


日本銀行(央行)會議紀錄顯示,東京當局持續施壓日銀,促該行加把勁終結長達10年的通貨緊縮。全球最大外匯交易商德意志銀行認為,日圓漲勢將止,今年底可能從目前的80日圓左右貶到82日圓兌1美元,低於先前預估的75日圓。
日銀7日公布的會議紀錄顯示,1名內閣府官員在上月9至10日的決策會議上表示,政府認為日銀應「立即」達成短期通膨升抵1%的目標,產生「實質可見的成果」。
另1名財務省官員則重申,政府和央行須持續聯手,對抗通縮。內閣府官員和財務省官員可列席日銀會議,擔任觀察員,但無投票權。
而日圓匯價走堅可能對日銀造成加碼貨幣寬鬆的壓力,日圓兌美元7日在紐約早盤最多漲0.25%至79.65日圓,日圓匯價自4月10日至今升值近2%。


印度共同基金管理的資產連續3季萎縮,並創下3年來新低紀錄,反映銀行體系的現金不足,以及央行升息等政策,使投資人減少投資。
根據印度共同基金協會(AMFI)資料,至3月底止,印度基金業所管理的資產降至3年來新低的6.65兆盧比(1,240.4億美元)。AMFI網站資料指出,印度共同基金連續三季萎縮也是2006年6月有紀錄以來首見。
AMFI追蹤4年來的銀行拆款利率,也就是銀行向同業收取的貸款利率,發現3月30日達15%,創2008年10月底來新高%,主要因為政府負債達新高、加上印度央行為打擊通膨而提高基準利率。


西班牙總理拉霍伊7日說,政府可能挹注公共資金到銀行體系,協助銀行業清理龐大可疑資產,以提振放款和經濟,暗示政策可能大轉彎。西班牙同日公布3月工業生產,創兩年來最大減幅。
拉霍伊接受電台媒體Onda Cero訪問時說,如果挹注公共資金到銀行體系,是恢復信用和挽救金融體系的必要之舉,那麼他不排除這麼做,但要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出手。西國政府已要求銀行業者提列540億歐元(700億美元)準備金,以因應與房地產有關的龐大問題資產,政府過去也已承諾不會提供資金給銀行業。



根據「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查」顯示,來自大陸國內外25家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預測,4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預測均值為3.4%,較統計局公布的3月水平(3.6%)有所放緩,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出現下降趨勢。
一財網報導,調查結果顯示,4月CPI增速預測均值和中位數為3.4%,其中,工銀瑞信等6家機構給出最大值3.5%,德意志銀行等6家機構給出最小值3.2%。大陸官方將在11日公布4 月CPI數據。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的反彈將比較明顯。做出上述判斷基於幾個原因:一是屆時全球經濟將回暖,包括歐洲經濟增長局面的穩定;二是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在降價銷售以及政府出台確保首套房購買者的措施影響下,逐漸穩定。


中韓兩國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後,中日韓自貿區也躍上檯面。大陸商務部7日宣布,第9次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將於5月12日在北京舉行,屆時,會就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等問題交換意見。

中韓5月2日在北京宣布正式啟動中韓自貿協定談判,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表明希望能在兩年內完成。南韓是台灣的主要經貿競爭夥伴,美韓自貿協定已生效,若再完成與中國的自貿協定,對台灣將構成嚴重挑戰。
另一方面,若中日韓自貿區順利推動,對被排除在東北亞經濟整合之外的台灣更是一大打擊。
不過,相較於中韓自貿協定談判出現具體進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則仍無時間表,部分原因在於南韓與日本也存在競爭關係。
先前傳出日本政府希望在今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宣布啟動三國自由貿易區談判,但曾參與中日韓自貿區聯合研究的早稻田大學教授浦田秀次郎日前受訪時說,機會不大。


太平洋SOGO百貨經營權之爭的發展,對遠東集團愈來愈不利,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7)日說,經濟部撤銷遠東增資、同意臨管人改選SOGO董監事,根本是在犧牲遠東,他宣布:「遠東關係企業將暫停一切在台投資。」據估計,遠東集團旗下遠東新、遠百及遠傳目前在國內仍有不少大型發展計畫,將有總計超過200億元投資案面臨停擺。
遠東集團昨日召開「遠東SOGO經營團隊記者會」,在徐旭東帶領下,包括太平洋SOGO董事長黃晴雯、太平洋SOGO總經理李光榮、太平洋SOGO行政總經理杜金森等7位高層主管共同出席。
遠東集團質疑,經濟部撤銷遠東增資、同意臨管人改選SOGO董監事,但太流公司臨管人裁定案,遠東仍在抗告之中;徐旭東更強調,SOGO百貨的結構之大,投資金額不止40億元,若如太流臨管人刊登廣告稱李恆隆為最大股東,等於認同太流的股本僅1,000萬元,「簡直是開玩笑的事情」。


財政部昨(7)日提出警告,長期來產品集中、市場集中的現象,已導致我國出口競爭力開始下滑;相較於亞鄰主要貿易國家累計出口維持成長,台灣4月出口持續衰減,累計今(101)年前4個月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4.7%。
財政部統計處強調,前4個月出、進口警訊不少。出口部分,先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主要市場,表現都不如預期;產品方面,前10大主力出口貨品有8項為負成長,衰退幅度最大的,首推智慧型手機等資訊及通信產品,減幅16.1%。至於進口,因國際經濟情勢不明,影響投資意願,資本設備進口已經連續10個月負成長,廠商投資趨於保守。
財政部並指出,4月除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減緩之外,台灣輸往美國的主力「資訊及通信產品」更大減62.8%,導致4月單月出口僅255.4億元美元,與上(3)月相較衰減3%,年減幅度則達6.4%。


台灣前4月累計出口為衰退,在亞鄰各國中表現最差,追究原因,矛頭都指向出口產品和市場的集中性。其實,除了台灣經濟最重要的成長引擎出了問題,經濟結構的轉型更是迫在眉睫。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日前指出,經濟結構的失衡,正是台灣經濟目前最關鍵的問題。經濟成長的3個驅動力,分別是民間消費、固定投資與外貿,但2000年後,民間消費與固定投資逐漸熄火,外貿一枝獨秀,比重愈來愈大。
台灣長期來就是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國際經濟情勢良好時,這樣的結構可以讓台灣吃香喝辣。但是過度依賴這個獨大的成長引擎,2008年全球經濟環境丕變、發生金融海嘯時,就受到嚴重衝擊,台灣經濟一度轉為負成長。
為了讓台灣經濟結構趨於正常化,經建會主張把民間消費和固定投資驅動力找回來。但這只處理了第一個失衡;處理產業結構失衡一樣重要,製造業比重低,貢獻卻將近五成,且出口產品多集中在幾個產業,風險度更高。


油電雙漲,民怨四起,不過,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僅百分之一點四四;立委批評,「這數字跟人民的感受差很大」!
對於物價指數和民眾抱怨「漲翻天」的感受大不同,主計總處官員昨天解釋,其實民眾感受較深的物價項目有漲也有跌;可是,物價指數是總體概念,漲跌互抵,平均後的物價上漲率仍相對緩和。
官員分析,四月上漲較多的物價是蔬菜、燃氣、國外旅遊團費、成衣、水產品、乳類、蛋類、穀類等。


法國選舉「變天」,歐債危機風聲再起,引爆新一波外資狂逃風潮,昨天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爆量走貶,終場以29.382元收盤,貶值1.02角,成交量也擴大至15.85億美元。
匯銀人士表示,昨天外資在台股大賣176.82億元後,大舉匯出超過2億美元,台幣一度貶破29.4元,最低至29.409元,貶值1.29角。
大型銀行交易員分析,隨法國選舉結果「變天」,加上市場憂心希臘大選也不樂觀,引爆新一波歐債危機聯想;昨天美元應聲強彈,歐元則暴跌,盤中一度貶破1歐元兌1.3美元大關,最低至1.2955美元左右,其餘包括台幣、韓元、新幣及人民幣全面挫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