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油價 挫至10週低點
紐約油價挫至10週低點,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宣布下台,政權移交給軍隊,紓解中東原油出口恐中斷疑慮。埃及副總統蘇雷曼(Omar Suleiman)在電視聲明中宣布穆巴拉克下台的消息後,油價下跌1.3%。紐約3月期油下跌1.15美元,至每桶85.58美元,創11月30日以來最低收盤,紐約期油本週計跌3.9%。油價較上年同期上漲14%。倫敦3月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漲56美分,或0.6%,每桶報101.43美元。
2.通膨超標 南韓下月可望升息
南韓1月通膨率突破官方目標上限,但央行考量先前的升息效應和外部經濟風險,11日決定維持現行利率水準不變,出乎市場預料。不過央行暗示,下個月將恢復升息,繼續對抗通膨。南韓央行公布,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勁揚6.2%,增幅創2008年11月來最大;若和去年12月相比,增幅為1.6%,也創兩年多來最快。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4.1%,是去年10月來首度突破4%,超越央行2%至4%通膨目標值。央行公布消息後,韓元兌美元下跌0.3%至1,120.3韓元兌1美元,Kospi指數一度下挫0.3%。

3.美光執行長:記憶晶片業今年縮資本支出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執行長艾波頓說,記憶晶片業今年將會克制資本支出,以免重蹈產能過剩的覆轍。
艾波頓告訴分析師說:「記憶晶片業如今沒有見到真正瘋狂的資本投資。」艾波頓預測,今年電腦記憶晶片DRAM的生產設備投資勢必會下降,如此一來,即使訂單減緩,供給過剩的風險也會跟著減低。他說,手機與平板電腦使用的快閃記憶體需求仍然強勁。
4.越南盾 單日大跌8.5%
貿易逆差擴大造成市場對越南盾信心不振,迫使越南央行11日調低越南盾兌美元匯率8.5%,為14個月來第四度貶值越南盾.越南國家銀行(央行)11日設定越南盾匯率為20,693盾兌1美元,比10日的18,932盾兌1美元貶值8.5%。央行也把國內銀行間市場的每日匯率波動區間從3%縮小至1%,越南一度被視為最有潛力的亞洲新興市場之一,但著重經濟成長的寬鬆貨幣政策和赤字支出導致通膨飆漲,出口不振則造成貿易逆差居高不下。
5.美元走堅 國際金價跌
國際金價自3週高點回跌,美元走堅削減黃金的避險需求。銅價則在庫存攀升引發需求疲弱的疑慮下,挫跌。
美元走堅不利金價。倘若金價從這裡起不漲,恐引發更多賣壓。」
紐約4月期金收跌2.10美元,或0.2%,每盎司報1360.40美元。金價稍早一度觸及1369.70美元,創最活絡合約自1月20日以來最高。金價本週計漲0.8%。
紐約3月期銀收挫9.9美分,或0.3%,每盎司報29.995美元。本週計漲3.2%。
紐約3月鈀金收盤跌6.20美元,或0.8%,報814.70美元。本週計跌0.2%。
紐約4月交割白金期貨收盤挫17.30美元,或0.9%,報1813.50美元。本週計挫1.7%。
上海期貨交易所保管的銅庫存攀抵去年6月以來高點,倫敦金屬交易所追蹤的供應量也出現4週來第3週走高。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礦買主。銅價也因埃及動盪帶動美元走堅,造成期銅避險魅力減而挫跌。
芝加哥LaSalle Futures Group齊曼(MatthewZeman)向彭博社表示,庫存攀升。整個埃及危機又罩頂,銅價挫跌,不令人意外。
紐約3月期銅收盤挫0.75美分,或0.2%,收在每磅4.536美元。在中國升息抗通膨後,銅價本週計跌0.9%。
倫敦金屬交易所3個月期銅收盤漲21美元,或0.2%,每噸報9961美元(每磅4.52美元)。倫敦銅價2月7日站上每噸10160美元的天價。
倫敦鋁價挫跌,錫價漲幅達1%,每噸報31800美元,改寫紀錄高點。鎳鉛鋅價齊揚。
6.歐元區 物價攀升亮警訊
去年底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升破32%後,歐元區的物價漲幅同步攀升,至今年一、二月間,連續2個月物價漲幅突破2%警戒線,達到2.4%。全球物價波動牽動歐元區國家物價上漲,加上國際部分地區局勢不穩,使得歐元區物價上漲的壓力與日俱增,歐元區國家能否解決公債危機之外另一波衝擊經濟成長的棘手難題,面臨考驗。
7.賈伯斯病假挫股價? 蘋果暴跌百億美元
蘋果公司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已經請病假三周,但消息人士透露,他仍抱病在家指揮公司營運,並參與策略性決策與產品開發。蘋果股價10日盤中重挫2.8%,導致市值瞬間蒸發100億美元,外界質疑內情並不單純。
8.美去年貿易逆差 創十年最大增幅
美國去年12月貿易逆差連續第二個月擴大,主要由於原油進口成本攀升至兩年來最高。不過,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則縮小。
美國商務部公布,12月貿易逆差增加5.9%至406億美元,接近彭博經濟學家的預估值。若排除石油因素,美國貿易逆差縮小至153億美元,是去年3 月以來最少。
9.元月出口253億美元 歷史次高
財政部統計處昨天公布,元月我國對外貿易出口253.5億美元,金額是歷年單月次高;進口也有234.7億美元,是歷年單月第4高。
儘管台幣匯率1月勁升3.5%,但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生效及新興市場強勁需求帶動下,我國1月出口持續暢旺。
受惠於ECFA,我國今年第一季出口金額將會增加。而1月至今發出1955張原產地產證明,其中石化產品出口金額2.51億美元、機械則有7000萬美元,其餘依序為運輸工具、其他、農產品。
至於1月出口高達253.5億美元,僅次於去年5月的254.7億美元,林麗貞坦承「高於預期」。
1月消費品進口19.8億美元,是歷史次高,主要以小客車進口增加最多。此外,資本設備進口也有36.4億美元,已經連續11個月超過30億美元,大多數生產半導體的相關設備。
林麗貞說,展望未來,由於消費性電子帶動全球購買潮,加上亞洲新興市場成長強勁,對我國的塑化、機械等貨品需求增加,有助於我國相關貨品出口穩定成長。

10.外資真走了 台幣重貶1.1角
外資真的反轉匯出了,不但造成股市重挫,也讓新台幣兌美元實質交易匯率跟著走貶,台北匯市昨天爆出巨量,終場台幣貶值一點一角,收在廿九點二三元。
彭淮南坦承,春節後台幣急貶是外資大舉匯出的因素。不過他也說,台幣目前仍是今年以來全球升值幅度最強的貨幣,儘管外資撤離影響匯率,但「我不能固定一個價位」,要讓匯率有彈性,匯率是反映市場供需,央行會維持台幣動態穩定,「外匯市場沒問題」。
央行也持續監控外資熱錢動態。彭淮南說,停泊在外國人新台幣存款帳戶仍有二千六百八十五億元,熱錢「還是多了一些」。
11.馬總統:生技醫療發展有更多空間
馬英九總統11日接見「2010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得獎代表一行時表示,去年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由於關稅減免及智慧財產權獲得保護,讓國內生技醫療的發展獲得更多的空間與資源。
馬總統指出,ECFA在服務業方面,使台灣醫療事業經營者可以在大陸設立合資合作的醫院,也可以在上海、江蘇、福建、廣東及海南等地設立獨資的醫院,也讓台灣的生技醫療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