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粵簽合作協議 將推人民幣跨境合作
香港和廣東簽新年度合作框架協議,將推行人民幣跨境業務等多方面的合作。
粵港兩地政府今天在廣州召開第十六次粵港合作工作會議,簽署本年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會推進CEPA多項先行先試措施,包括人民幣業務發展、促進八達通及深圳通互通安排、未來十年的減排目標、以及在教育醫療等多方面合作。
港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說,框架協議有助兩地在區域優勢互補,亦可以利用CEPA先行先試的優點,加強兩地共同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合作。
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表示,兩地今年會就香港醫療服務提供者在廣東省開辦獨資醫院,制訂操作指引,又會制訂兩地教育機合作辦學的管理辦法,相信有助兩地多方面發展。
2.大陸第二大油田 5年新增儲量2億多噸
作為中國原油生產第二大油田,“十一五”期間,勝利油田依靠科技進步新增探明儲量2億多噸。
勝利油田地質構造複雜,囊括世界油藏類型的三分之二以上,開發難度之大國內外公認,但這一特殊的地質條件成就了勝利油田今年的科技高度。
自兩千年以來,勝利油田連續11年獲得21項國家級科技獎勵,這在國內同行業中十分鮮見。
3.去年大陸棉花產量下降6.3%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去年大陸棉花產量下降6.3%至597萬噸。
去年棉花價格從上市以來價格一路攀升,漲幅高於其他農產品,棉花產量下降預期是導致棉價暴漲的重要原因。根據中國棉花協會資料,去年11月11日,大陸棉 花價格指數(328級)創下歷史最高,達每噸人民幣31,302元(約新台幣14萬元),比去年年初的價格上漲了近一倍。
去年,大陸物價壓力超出政府和市場預期。尤其是第三季後,每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創新高,11月CPI更達到5.1%,是28個月以來的高點。大陸發改委明確指出,2011年要加強農產品價格監管,糧油和棉花市場則是重點。
中國棉花網2月中旬曾引用大陸海關資料報導,大陸2010年度累計進口棉花127.7萬噸,比上年同期成長49.9%。
4.10年5000億 江蘇邁向「生態省」
江蘇省日前召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提出花十年時間,使江蘇整體生態環境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水準的目標。江蘇省環保廳廳長陳濛濛透露,未來10年,江蘇全省環保投入預計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根據規劃,未來五年,江蘇城市空氣品質良好以上天數比重超過92%,其中空氣品質為森林級優秀的比重提到25%。江蘇還將整治水環境,其未來五年的目標是主要水汙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分別削減11.9%和13.4%,重點流域水質持續好轉。重點河流基本消除劣五類。包括占國土面積20%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將作為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嚴格保護。「十二五」期間,蘇南嚴格限制新上重化工專案,實現蘇南地區經濟結構由重而輕;蘇北地區禁止重汙染專案;沿江及其他地區的飲用水源保護區附近不能再安排使用環境資源敏感的專案。
5.溫家寶:十二五GDP目標 每年7%
溫家寶也首度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大陸的每年經濟成長目標為7%,節能減碳目標為降低16%-17%。他重申,大陸連續七年糧食豐收,有充足儲備,以及雄厚物質基礎與充足外匯存底,都是官方因應物價上漲的有利條件。溫家寶提到,中共官方將透過控制貨幣流動性等四項措施,好好解決物價問題。自己仍有信心控制房價,否則就是失職。
陸國務院先前主持與各地方政府簽定保障性住房的責任書,待未來全大陸的保障性住房達到3,600萬戶後,可望涵蓋市場需求20%,將有效解決中低收入民眾和初入社會大學畢業生的居住需求。
大陸在「十二五」期間的年均經濟成長目標為7%,低於「十一五」時期的7.5%,更遠低於這段期間實際年均經濟成長率11.5%。再者,未來五年中國大陸的單位GDP能源消耗量與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16%至17%。

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平均預期,2月大陸製造業PMI為52.0,低於1月的52.9,更遠低於去年12月的53.9及11月的55.2。
不過,這頂多意味大陸製造業溫和脫離先前的高速成長階段,只要PMI維持在50以上,就表示大陸經濟是連續第24個月在穩健擴張。PMI指數超過50,意味經濟正在擴張,反之就是衰退。
全美地產商協會28日上午(台北28日晚)公布,1月成屋銷售指數跌2.8%,至88.9,比經濟學家預估跌2.2%表現差,為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也是去年10月以來最差表現。去年12月成屋銷售指數也下調至91.5。這些數據顯示,美房市仍低迷,復甦路長。
美商務部28日上午(台北28日晚)公布,1月消費者開支升0.2%,比經濟學家預期升0.4%表現差,為過去七個月最小升幅。
商務部同時上調去年12月消費者開支為升0.5%。
1月消費者開支意外下滑,部份原因是天氣嚴寒;也反映去年第4季強勁成長後,消費者開支可能緩步。
9.油價飆 南韓升高能源警戒
亞洲第4大原油進口國南韓宣布,升高能源警戒水準,全國並推行節能措施,以因應利比亞情勢動盪導致國際油價狂飆。
彭博報導,南韓知識經濟部昨天發布電郵聲明指出,南韓升高能源警戒水準1級,由原本的「藍色」升抵「黃色」。
在「黃色」警戒水準之下,政府將限制公共大樓、公寓與店家能源消耗,並關閉街道上不必要照明設備。
截至2月26日為止,亞洲基準原油杜拜油價已連續第5天每桶升破100美元,南韓知識經濟部指出,利比亞動亂恐蔓延至中東地區,造成國際油價居高不下10.韓交易所野心勃勃 欲結盟滬港日
南韓交易所(KoreaExchange Inc.)計劃考慮「所有選項」,其中包括跨境交叉交易與策略聯盟,以因應全球交易所掀起合併與收購浪潮。
韓交所主席金奉洙昨天發佈電郵聲明指出,韓交所今年計劃與東京與上海同業會晤,共商跨境交叉交易案。
未上市韓交所指出:「南韓若自外於全球證交所整併潮,韓交所在亞洲將淪為一家中小型交易所。」在尋求其他機會前,韓交所計劃與同時區的交易所,例如日本與香港交易所建立跨境交叉交易夥伴關係。
韓交所計劃向30個開發中國家推銷其資訊科技(IT)系統,並戮力吸引更多外國企業赴南韓上市,藉此分散營收來源。
韓交所管理策略部門主管Park Jong Kil 1月19日指出,韓交所已向或正準備向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與烏茲別克共和國提供各項IT系統,其中包括股票交易平台、市場運 作、市場資訊與衍生性金融商品清算等。韓交所先前協助東南亞最小經濟體寮國成立股票市場,韓交所控有寮國證交所49%股權。
韓交所2009年營收達3670億韓元(3.26億美元),2008年營收2960億韓元。
11.華為22億想設手機網路 倫敦謝絕
山東商報報導,華為主動提出,願意出資5,000萬英鎊,即超過人民幣5億元(約新台幣22億元)為倫敦地鐵鋪設手機網路。一來,奧運會承辦國之間互贈禮品是國際慣例,二來,華為也希望借此獲得更多的在英國的業務訂單。但英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這一大禮。
倫敦是世界上第一個開通地下鐵的城市,如今數十條地下鐵線路遍佈城市各個角落,然而大部分地鐵線路並沒有手機網路信號。
之前,華為也有意收購美國3Leaf,但美方也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這項收購。華為近年有意拓展歐美市場,但頻頻受阻。
華為發言人表示,目前仍在與英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商談,並看好英國市場
12.紐西蘭貿易1月恢復順差
紐西蘭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商品價格飛漲、推動奶粉和木材出口金額,加上進口金額跌至11個月來新低,1月份紐西蘭出現7個月來首見的貿易順差。
1月份出口金額比進口金額多紐幣1100萬元(800萬美元),而去年12月則呈逆差紐幣2.64億。彭博社調查6位經濟師預估的中值為逆差紐幣2500萬。
出口占紐西蘭經濟的三成,出口成長將有助紐西蘭自2月22 日的6.3強震中復元,這次地震造成紐西蘭第二大城基督城市中心商業區許多建築成為廢墟,可能拖累經濟成長。
13.油價飆 印度恐成最大輸家
亞洲非常仰賴中東石油,舉例來說,日本進口的原油有九成來自中東;新加坡和南韓分別仰賴中東供應85%和82%的石油需求。
然而,比起日、星、韓,油價高漲對印度、泰國等亞洲開發中國家的衝擊可能更大。倫敦研究業者Capital Economics資深經濟學家威廉斯說:「油價若維持在目前的水準,印度和泰國會是亞洲受創最重的國家。此區最大輸家可能是印度,該國經常帳赤字已高, 屬於石油密集型經濟,燃料補貼正在消耗原已吃緊的政府資源。泰國也可能受重創,因該國高度仰賴石油,可能對通膨產生極大影響。」
印度有八成的原油需求仰賴進口,大部分來自中東;過去一年該國燃料及汽油價格跳漲四倍。
威廉斯說:「相較下,絕大部分能源來自燃煤的中國似乎相對安全。」
但中國對原油的需求持續大幅成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資料,中國去年12月的每日原油需求年增17.7%,達創紀錄的1,040萬桶。
通膨已成為北京當局最關切的經濟問題,北京正設法阻止食品等必需品的成本進一步攀高,以防止社會動盪。日本經濟財政大臣海江田萬里上周警告,油價攀高是該國經濟復甦的最大風險。
要是油價居高不下,南韓當局甚至考慮關掉不必要的照明,並要求公共建築節約用電。
並非所有亞洲國家都是淨石油進口國,馬來西亞的石油生產量就大於消費量,但該國並非絲毫不受油價走高衝擊。肯納格投資銀行經濟學家賽迪說:「油價攀升將推升食品、運輸和其他必需品的成本。」
不過分析師也指出,儘管亞洲特別容易受高油價衝擊,但此區也具備經濟成長強勁的優勢,因此比歐美更能因應衝擊。
14.動亂若平息 油價看跌至70美元
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財務長巴巴沙(Almir Barbassa)說,如果北非與中東的動亂平息下來,國際油價可能跌落到每桶70美元的水準。
巴巴沙接受MarketWatch訪問時說:「我不認為目前北非的情況會持續下去。」
巴西石油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目前更期待藉開發巴西沿岸龐大的石油蘊藏,躋身全球頂尖的石油生產者與出口公司。
巴巴沙說:「等情勢塵埃落定,油價將回到100美元以下,.... 中短期內將介於70到90美元之間。」國際輕原油交易價最近一次落在70多美元的水準,已是去年9月底的事了。
15.宏齊將在山東設LED供應鏈
聯電轉投資的宏齊(6168)為與出海口結合,並在LED進行垂直整合,將與山東的冠詮光電合作,在山東設廠。
冠詮由聯電、晶電各持股50%,有意在山東設立完整的LED供應鏈,搶攻以山東為生產基地的LED市場,目前聯電位於山東的濟寧科技園內,已為宏齊預留新廠建地,宏齊預計最快會在今年底動工。
16.科技論壇:十大產業 兩岸合作有利基
綜觀兩岸近年來的產業發展趨勢,科技論壇也歸納出十項兩岸最有合作潛力的十大產業,包括LED照明設備、電動車關鍵零組件、離岸風力機、工具機與光學製造設備、智慧終端、醫療器材、低溫物流服務、LCD面版、太陽光電和遠距醫療健康照護的物聯網。
17.印度再生能源部 下月訪台

18.人頭炒房重稅伺候 上看60%
炒房投資客將被重稅伺候。財政部將加訂「人頭條款」,並建立人頭炒房查稅機制,利用人頭規避10%到15%特別稅的投資客,除特別稅外,還要再繳最高三倍罰鍰,合計特別稅總稅負將高達交易價的40%到60%。
針對炒房與奢侈財貨加課10%到15%特別稅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草案,財政部預定本周召開公聽會,邀集工商業界、學者參加,廣聽各界意見後定案,並展開法案的立法程序。
外界嗆聲政府打炒房,以對持有未逾二年的非自用住宅課重稅的手段,房價炒手將會廣泛利用無房產的人頭,辦理自用住宅登記等方式,規避政府的炒房重稅。財政部則已擬妥腹案,將以增課至少三倍重稅的方式,拉高人頭炒作房價者的風險與稅負成本。
根據財政部規劃,稅捐機關將在新法實施後,蒐集資料建立炒房的房市大戶與人頭名單,一旦查獲人頭購入的不動產,是由幕後炒手資助,實際炒房獲利也落入幕後炒手口袋時,包括人頭與幕後獲利炒手都要被以重稅處罰。
財政部所擬的炒房特別稅是就持有未滿二年的非自用不動產課稅,稅率分別是未滿一年者15%、一到二年者10%。未來以人頭炒房被查獲者,實際獲利的投資客,除須負擔特別稅,還會再被加處最高三倍罰鍰。連同本稅及罰鍰,稅率最高可達交易價格的60%。
例如利用人頭設籍,出售一棟持有未滿一年、交易價為1億元「自用住宅」,被查獲後,炒房獲利者要就1億元的15%補繳1,500萬元特別稅,另再繳三倍罰鍰4,500萬,合計炒房總稅負是6,000萬元。官員說,除非保證炒房暴利超過六成,否則炒房者只會「穩賠不賺」。
至於接受他人安排為炒房人頭者,不論擔任人頭有無對價,稅捐機關可動用稅捐稽徵法協助他人逃漏稅的規定,處以罰金或追究刑責。財政部指出,新法施行後,稅 捐機關將常態性就不動產轉手次數(例如半年內頻繁移轉)、購屋者財力與所購不動產的能力是否相當;蒐集銀行貸款資料,包括申貸者為同一家公司員工、建設公 司人員等線索,建立「人頭炒房可疑名單」。
![]() |
|
奢侈稅 —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是台灣即將新增的一種新稅,對象為高價財貨,初步規劃在營業稅、貨物稅等銷售稅外,加課一道帶有懲罰性質的「奢侈稅」,稅率分別為10%及15%。
此草案較偏向銷售稅性質,課徵範圍包含持有未逾二年即轉手的非自用不動產交易(房屋及土地),與出廠或進口價逾300萬元的汽車、飛機及遊艇,50萬元以上的皮草等保育類製品、俱樂部等會員證。
轉手持有未滿二年的非自用不動產者,視其持有期長短課徵不同稅率,未滿一年即轉手者,按出售時的交易價格課徵15%的「特別稅」;滿一年但未滿二年者,則 課徵交易價的10%;不動產以外的高價貨物與勞務,稅率一律為10%。這項法案須經立院審議通過,完成立法程序後才能實施。財部估計,施行後可為國庫增加 約150億稅收,擬作為長期照護與照顧弱勢族群的財源之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