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統計局:人民幣今年升幅擴大
大陸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今年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將大於去年,加上今年出口形勢將會比較好,因此,大陸可以透過人民幣升值來緩解該輸入型通膨壓力。他預期,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將會大於2010年。
![]() |
經濟日報/提供 |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6月19日重新啟動匯率改革後,人民幣兌美元去年全年累計升值達3.6%。去年大陸進出口也雙雙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出口和進口增長率分別為31.3%和38.7%。今年1月出口成長率也達37.7%。
但由於這次物價上漲,70%是由於食品價格上漲所造成,整體上有一定衝擊。
姚景源認為,造成這輪通膨有三個原因,一是去年美國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造成國際市場上輸入性通膨;二是大陸國內貨幣政策寬鬆,2009年金融機構新增 總貸款達人民幣9.59兆元,2010年為7.95兆元,也推高了物價;第三是農業基礎太薄弱,農產品流通體系中大部分利益並沒到農民手中。
由於中國是進口大國,全球價格暴漲必然導致推升大陸國內價格。此外,近兩年來大陸國內的寬鬆貨幣政策,也造成巨量流動性,進而推高物價。
2.今年CPI估4.5% Q2攀高峰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發布第一季大陸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預計大陸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4.5%,CPI將在第二季達高點後回落,整體呈現溫和通膨形勢。包括流動性存量大、信貸慣性和外匯占比高等因素,都將促使今年物價持續上漲。
3.稀土排放標準 10月1日實施
大陸環境保護部發布「稀土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將自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十二五」期間環境保護部發布的第一個國家汙 染物排放標準,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有利於提高稀土產業准入門檻,加快轉變稀土工業發展方式,推動稀土產業架構調整,促進稀土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稀土儲量占全球36%,產量占世界97%。由於過度開發,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下降迅速,稀土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
4.大陸打糧價/降關稅 鼓勵海外買糧食/防漲價 四央企收糧設限
知情人士透露,若大陸國內糧價再次快速上漲,不排除透過降低糧食進口關稅,調整糧食價格。
該人士並說,如進口依賴度較高的大豆,關稅可望由3%降到1%,但實際公布的時間點還沒確定。
一位大陸糧食業人士認為,中糧是中國最大的糧食企業,應鼓勵中糧帶頭「走出去」,透過海外採購,減輕國內高糧價問題。
,中國糧食自給率近年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大豆的供應已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國際糧價大規模上漲,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大陸官方下達「限購」指令,要求包括中糧、中儲糧、中紡集團及華糧在內的四大央企,不能進入市場收糧,以免造成糧價上漲。
然而,相較於央企因「限購」令,在收購糧食上顯得綁手綁腳,一直與中糧爭奪市場的外資企業益海嘉裡,則沒有限購的煩惱,還在各地設立了多個收購糧食網點。
央企內部人士透露,由於「限購」,央企現在只能看著外企或其他中小企業屯糧而置身事外。
5.美國農產品出口 大陸躍最大市場
中國大陸農民對種植大豆和棉花的興趣越來越低,預計2011年美國對大陸的農產品出口將創下新高,達200億美元(約新台幣5,930 億元),並且中國大陸將超越加拿大成為美國農產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場。
6.沙國允增產 國際油價回跌
紐約油價週一下跌,創下2週來最大跌幅,沙烏地阿拉伯掛保證,將填補利比亞產能缺口,同時報導指出利比亞已恢復石油出口。
紐約油價挫跌0.9%,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bian Oil)執行長法利赫(Khalid Al-Falih)指出,沙國已準備填補產能短缺。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4月期油收挫91美分,每桶報96.97美元,創下2月11日來單日最大跌幅。紐約期油2月24日一度觸及103.41美元,改寫2008年9月29日以來盤中高點,油價過去1年來計漲22%。
7.日本1月失業率 維持4.9%
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日本失業率維持在4.9%,和上個月一樣,也吻合分析師預期。失業人口維持309萬,比去年同期減少14萬人
8.葛倫可要IPO 卡達有意入股
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葛倫可(Glencore)已開始與分析師和潛在投資人舉行說明會,顯然是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做準備。目前傳出包括中國和卡達主權財富基金,都有意入股。消息來源指出,葛倫可打算在倫敦和香港兩地上市,籌資金額上看160億美元。也參與葛倫可IPO初步工作的Liberum資本公司估計,這家瑞士商品交易商上市後,市值上看600億美元。
9.預算爭執不下 美政府面臨關閉
美國國會兩黨對聯邦政府預算爭執不下,聯邦政府警告,目前政府經費只夠用到3月4日,如果國會在4日之前無法達成協議,聯邦政府將被迫關閉。由於共和黨於去年11月期中選舉贏得眾院控制權,從去年10月1日開始的2011年會計年度預算,至今尚未獲得國會通過,聯邦政府只能靠國會通過的暫時支出法案運作。這項暫時支出法案的經費只夠用到3月4日。
共和黨控制眾院後,要求政府大幅刪減支出,並採取具體措施,降低已高達14兆的國債。
在共和黨的支持下,眾院於上月19日通過總額610億美元的削減財政支出法案。但由於民主黨在參院佔有多數,法案獲參院通過的機會不大。歐巴馬也表示,即使參院通過法案,他也將動用否決權。
10.逼近上限 美國債拉警報
美國政府舉債即將達到上限,美國國會可能被迫繼續提高舉債上限。近期調高上限的次數更為頻繁。穆迪指出,過去20年來,美國平均每10個月就上調國債上限一次。
但是到今年2月22日為止,美國政府的發債限額只剩2,180億美元,額度已快用完。
赫斯表示,美國政府也可能在大幅削減開支之前,美國國會就已決定要提升國家舉債上限。
但是如果美國國會對於舉債上限的討論陷入僵局,以致美國政府違約的機會越來越高,穆迪將把美國政府的評等列入複評名單中。赫斯表示,美國政府可能使用現金結餘,或使用放在聯儲局的存款,或停止向多個政府信託基金供款,或者用更創新的方式募資例如出售資產等。
11.鋼價 豐興調升1.4%
豐興昨(28)日宣布調漲鋼筋、型鋼價格,每公噸各漲300元、500元,調幅約1.4%,市場預期東鋼近期也可望跟進調漲H型鋼,增加房屋建材的成本壓力。
目前日本、美國大船廢鋼,每公噸仍有495至510美元(約新台幣1.5萬元)行情,而台灣鋼廠進口主力來源的美國貨櫃廢鋼,上周由每公噸455美元小幅上升至460美元,走勢也相當堅挺。
豐興調漲鋼筋後,牌價約每公噸2.16萬元,實際成交約在2.11萬元,站上2.1萬以上,而廢鋼實際收購價格則在每公噸1.39萬元;另外,豐興預計今(1)日開出棒線價格,在中鋼先行大漲開出下,豐興也有機會跟進大漲。
12.工具機 兆元產業新星
台灣目前是全球工具機前四大出口國、前五大製造國,今年工具機產值更將進一步突破兆元大關。再者,工具機產業更是最力挺政府、根留台灣的產業。工具機展的規模僅次於北京。
徐秀滄指出,綜觀今年參展的產品可發現三大趨勢,首先是朝大型化發展,包括亞崴、永進、崴立及高明等,都不約而同推出新款大型加工機。其次為複合化已成熟,包括車銑、銑車複合,以及五軸加工等,各家廠商百花齊放。第三個趨勢是精密、高速化。
今年展覽中,東台、協易機、友佳、高鋒、程泰、亞崴等大廠都推出新產品,可望成為工具機展最大受惠者。此外,上銀在手訂單超過60億元,東台也超過37億元,法人預估上銀今年至少賺一個資本額,東台每股純益也有4.5元實力。
13.水泥價 下旬看增14%
本土水泥3月下旬可能每公噸上漲300元,漲幅14.3%,打破連續18個月只跌不漲狀況,水泥廠預期,配合公共工程發包量增加及進口水泥減少,這波漲價將有助提升水泥業景氣。相較於大型水泥廠,國內二線水泥廠信大、潤泰、幸福及環泥等公司,自農曆春節後都已開始調價,這些水泥廠受到殺價競爭影響,去年底一度降到每公噸1,900元以下,今年春節每公噸上漲100元,目前已回升到每公噸1,900元至1,950元。
14.鐵礦砂 Q2暴漲45%
英國金融時報28日報導,受全球需求回升和供應有限影響,鋼鐵業者下季支付的鐵礦砂價格將創新高,第二季澳洲鐵礦砂合約價可能比去年同季暴漲45%。分析師估計,第二季鐵礦砂成本將比第一季大漲23%到25%,在石油和糧食價格快速攀升之際加深通膨疑慮。過去三周,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淡水河谷(Vale)和力拓(Rio Tinto)這三家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礦商陸續宣布去年獲利創新高,主要就是受惠於鐵礦砂價格上漲。分析師和業界高層預期今年的鐵礦砂價格會遠高於去年。扣除運費的第二季澳洲鐵礦砂合約價可望漲至每噸約170美元,相當於比去年同季勁漲40%至45%,
15.爾必達帶頭 DRAM喊漲19%
全球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大廠三星及爾必達自本月起將調漲DRAM價格,漲幅在9%到19%不等,業者強調,全球最大記憶體廠商三星加入漲價行列後,第二季DRAM漲幅將更明確。

集邦科技預期,電腦系統廠在本季底和下季初將開始拉貨,提高庫存準備,到3月底以前DRAM價格有機會反彈20%至25%。